2017年11月30日-12月3日,第二屆P4 China2017大會即將在廣州啟幕,本屆大會的定位為“挖掘生物標記物與大數據在臨床腫瘤的應用價值”。由生物標記物串接起來的基因組學、醫療大數據、液體活檢、腫瘤藥物臨床研究的精準醫療實踐即將唱響2017主旋律。
從2016年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實施至今,已近兩年。人們越來越清地認識到未來通往精準醫療的核心,在于 “精準”二字。要想達到精準的目標
檢測技術,極度依賴于以DNA測序為代表的體外診斷技術的發展
數據獲取和綜合挖掘能力
臨床與自然資源的積累
以上都需要科研、產業、臨床、跨界的多方通力合作,多管齊下,共同應對精準醫療下系統醫學工程的機遇與挑戰。
2016是十三五規劃國家精準醫療計劃正式開始實施的第一年,此背景下P4 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于12月在北京萬豪酒店盛大召開, 積極推動了產、學、醫在精準醫療領域的交流,獲得了行業各方高度評價。
P4 China 2017 第二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
P4 China 2017 第二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
P4 China 2017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與商圖信息BMAP聯合主辦,金域醫學協辦,大會同時獲得廣州國際生物島、PMC國際個體化醫療聯盟、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中國伴隨診斷聯盟、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IVD分會等國內外權威學協會與聯盟的大力協作。
P4 China 2017 大會內容預覽:
1.精準醫療2.0的中美實踐領袖對話
把握國家政策與布局趨勢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命脈。中美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中美行業醫療轉化與布局的實踐專家齊聚一堂,除了帶來權威的國內外政策解讀與更新,更有擲地有聲的醫療體系實踐、實施進展分享的精彩報告。領袖匯聚,帶來獨一無二的前瞻精準醫療的國家發展與建設的研討。發言嘉賓包括:
黃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邀)
Lynda Chin, 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副校長兼首席創新官
Daryl Pritchard,國際個體化醫學聯盟副總裁
陳潤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在邀)
2.基因組大數據的應用破局
DNA測序已經精確到單個核苷酸,將會引領未來體外檢測技術的發展。然而其臨床應用價值幾何?真正有用的基因與生物標記物如何發現與應用?實現臨床轉化?來自臨床一線、產業科學家現身說法,共同應對基因檢測醫學解讀的可靠性、臨床應用的可及性挑戰。發言嘉賓包括:
王向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
謝志,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
郭永軍,河南省腫瘤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胡志遠,北京4P健康研究院院長
韓安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主任
江澤飛,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腺腫瘤科主任
3.液體活檢的“多”分天下
近年來國內液體活檢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內外已無差距。除了ctDNA、CTC液體活檢技術的進步,新興標記物如DNA甲基化、外泌體,樣本對象尿液、體液的研究與臨床轉化也在積極的探索與轉化中。百家爭鳴,群英聚首,來自臨床、醫技、產業的研究者、科學家將就液體活檢臨床轉化、開發與應用展開一場學術碰撞。發言嘉賓包括:
邵建永,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分子診斷科主任
婁加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檢驗科主任
顏宏利,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實驗診斷科副主任
于世輝,金域醫學首席科學家
張灝,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腫瘤研究中心主任
茍德明,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
鄭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李勝,山東省藥物研究院院長、山東省腫瘤醫院肝膽外科醫師
4.腫瘤藥物搶跑一線的分水嶺
腫瘤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藥物研發群雄逐鹿,如今都集中在臨床資源爭奪、臨床開發的白熱化階段。臨床開發的效果、效率低下成為行業共通挑戰。如何加快臨床轉化效率?如何加速臨床開發進程?基于生物標記物、藥物基因組學的精準開發以及個體化用藥成為當下腫瘤藥物必須應對的重大課題。發言嘉賓包括:
Elizabeth Mansfield,GRAIL法規戰略負責人,前FDA個體化醫療辦公室主任
華燁,和記黃埔臨床研究及注冊事務資深副總裁
葉斌,北京珅奧基醫藥臨床生物標記物與藥物開發副總裁
常華,諾華美國高級總監
羅榮城,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兼腫瘤中心主任
許景峰,陸軍總醫院藥理科主任
劉昭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
符立梧,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實驗研究部主任
石虎兵,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16“精準醫學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鄧初夏,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創始人及院長
大會內容精彩紛呈,屆時將有800+來自產、學、研、醫、資各領域的嘉賓融合匯聚、共同學習交流,加強精準醫學的科研、應用與交叉學科、產業、資本的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同促進精準醫療行業的發展。
從2016年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實施至今,已近兩年。人們越來越清地認識到未來通往精準醫療的核心,在于 “精準”二字。要想達到精準的目標
檢測技術,極度依賴于以DNA測序為代表的體外診斷技術的發展
數據獲取和綜合挖掘能力
臨床與自然資源的積累
以上都需要科研、產業、臨床、跨界的多方通力合作,多管齊下,共同應對精準醫療下系統醫學工程的機遇與挑戰。
2016是十三五規劃國家精準醫療計劃正式開始實施的第一年,此背景下P4 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于12月在北京萬豪酒店盛大召開, 積極推動了產、學、醫在精準醫療領域的交流,獲得了行業各方高度評價。
P4 China 2017 第二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
P4 China 2017 第二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
P4 China 2017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與商圖信息BMAP聯合主辦,金域醫學協辦,大會同時獲得廣州國際生物島、PMC國際個體化醫療聯盟、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中國伴隨診斷聯盟、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IVD分會等國內外權威學協會與聯盟的大力協作。
P4 China 2017 大會內容預覽:
1.精準醫療2.0的中美實踐領袖對話
把握國家政策與布局趨勢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命脈。中美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中美行業醫療轉化與布局的實踐專家齊聚一堂,除了帶來權威的國內外政策解讀與更新,更有擲地有聲的醫療體系實踐、實施進展分享的精彩報告。領袖匯聚,帶來獨一無二的前瞻精準醫療的國家發展與建設的研討。發言嘉賓包括:
黃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邀)
Lynda Chin, 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副校長兼首席創新官
Daryl Pritchard,國際個體化醫學聯盟副總裁
陳潤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在邀)
2.基因組大數據的應用破局
DNA測序已經精確到單個核苷酸,將會引領未來體外檢測技術的發展。然而其臨床應用價值幾何?真正有用的基因與生物標記物如何發現與應用?實現臨床轉化?來自臨床一線、產業科學家現身說法,共同應對基因檢測醫學解讀的可靠性、臨床應用的可及性挑戰。發言嘉賓包括:
王向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
謝志,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
郭永軍,河南省腫瘤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胡志遠,北京4P健康研究院院長
韓安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主任
江澤飛,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腺腫瘤科主任
3.液體活檢的“多”分天下
近年來國內液體活檢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內外已無差距。除了ctDNA、CTC液體活檢技術的進步,新興標記物如DNA甲基化、外泌體,樣本對象尿液、體液的研究與臨床轉化也在積極的探索與轉化中。百家爭鳴,群英聚首,來自臨床、醫技、產業的研究者、科學家將就液體活檢臨床轉化、開發與應用展開一場學術碰撞。發言嘉賓包括:
邵建永,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分子診斷科主任
婁加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檢驗科主任
顏宏利,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實驗診斷科副主任
于世輝,金域醫學首席科學家
張灝,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腫瘤研究中心主任
茍德明,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
鄭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李勝,山東省藥物研究院院長、山東省腫瘤醫院肝膽外科醫師
4.腫瘤藥物搶跑一線的分水嶺
腫瘤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藥物研發群雄逐鹿,如今都集中在臨床資源爭奪、臨床開發的白熱化階段。臨床開發的效果、效率低下成為行業共通挑戰。如何加快臨床轉化效率?如何加速臨床開發進程?基于生物標記物、藥物基因組學的精準開發以及個體化用藥成為當下腫瘤藥物必須應對的重大課題。發言嘉賓包括:
Elizabeth Mansfield,GRAIL法規戰略負責人,前FDA個體化醫療辦公室主任
華燁,和記黃埔臨床研究及注冊事務資深副總裁
葉斌,北京珅奧基醫藥臨床生物標記物與藥物開發副總裁
常華,諾華美國高級總監
羅榮城,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兼腫瘤中心主任
許景峰,陸軍總醫院藥理科主任
劉昭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
符立梧,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實驗研究部主任
石虎兵,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16“精準醫學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鄧初夏,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創始人及院長
大會內容精彩紛呈,屆時將有800+來自產、學、研、醫、資各領域的嘉賓融合匯聚、共同學習交流,加強精準醫學的科研、應用與交叉學科、產業、資本的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同促進精準醫療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