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蘇州禮品銷售-“中國工藝美術三長”之一:雕漆06252187641
- 發布日期:2010-08-17 10:01
- 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 瀏覽次數:13
- 如果您對 “ 7蘇州禮品銷售-“中國工藝美術三長”之一:雕漆06252187641 ” 這個招商項目感興趣,您可以留言咨詢,或者直接撥打右側的聯系電話。
|
雕漆盒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高13.7--15.6厘米1986年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茶園山南宋墓出土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現在有1000多年歷史。據史料記載,雕漆的發祥地在四川、云南一帶。元、明兩代才傳入北京,技藝逐漸完美成熟,成為一種具有強烈地方特色的工藝美術品。明代,北京官辦特色的工藝作坊"果園廠"所生產的雕漆器,就已達到很高的水平,造型莊重大方,雕刻技藝圓熟遒勁,形成了風格。到了清代,雕漆又有新的發展,紋樣嚴謹細膩,極重刻工,雍容華貴,風格與明代不同。北京雕漆與湖南湘繡、江西景德鎮瓷器并駕齊驅,名揚四海,被譽為“中國工藝美術三長”。 雕漆,因工序是雕,主要原料是漆,故名。北京雕漆,是以銅、木料作胎,在胎上涂幾十層,甚至幾百層漆,厚達五至十八毫米。然后在漆上雕刻出山水、人物、花卉、鳥獸等花紋圖案。北京雕漆工藝過程十分復雜,要經過設計、制胎、涂漆、描樣、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過去主要是平雕,現在大量的是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雕漆的配色也很講究,過去只有黑、紅、黃、綠4種顏色,現在發展到白、杏黃、茶紅、粉紅等20多種。每種作品也由過去的單一色彩發展到現在的多種套色。這些產品,都具有防潮、抗熱、耐酸堿、不變形、不變質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雕漆品種有瓶、罐、盒、盤、茶具、煙具、酒具、掛屏、圍屏、墻壁畫、立體鳥獸、小件首飾等。近年來,北京雕漆又朝著"工藝美術日用化"的方向發展,陸續創作出一批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的新產品,如臺燈、餐盤、儀器盒、電子鐘表殼、雕漆桌面、雕漆繡墩、雕漆衣箱、雕漆柜等。 北京傳統工藝----雕漆 雕漆是我國與景泰藍齊名的傳統工藝,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北京雕漆早在15世紀的明初,就揚名于世界。清光緒以后,全世界只有北京還在生產雕漆工藝品。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國寶級工藝目前正面臨失傳的危險。其實不僅僅是雕漆面臨困境,整個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目前形勢都不容樂觀。據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的統計,目前北京工藝美術尚能維持的僅有11個品種,已失傳或者面臨失傳的達到了43個,包括我國在世界上久負盛名的玉器、牙器、景泰藍、雕漆等等。好在雕漆等工藝美術品面臨的危機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記者從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了解到,9月1日北京市法制辦將出臺由市經委等單位大力支持、參與制定的《北京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將從資金、人才、政策等對現有北京傳統工藝美術進行扶持。 雕漆主要工序為雕,主要原料為漆,故名為雕漆。北京雕漆有金屬胎和非金屬胎兩種,前者是琺瑯里,后者為漆里。著漆逐層涂積,涂一層,晾干后再涂一層,一日涂兩層。涂層少者幾十層,多者三五百層,然后以刀代筆,按照設計畫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紋樣。所用之漆以朱紅為主,黃、綠、黑等做底色,分為剔紅(堆朱)、剔黃、剔綠、剔彩、剔犀等工藝品類。雕漆的工藝過程十分復雜,要經過制胎、燒藍、作底、著漆、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早在明代,北京雕漆工藝就已達到很高的水平,造型莊重大方,雕刻技藝圓熟遒勁,形成了獨特風格。到清代,雕漆又有新的發展,紋樣嚴謹細膩,極重刻工,雍容華貴,風格與明代不同。 甘肅雕漆----甘肅雕漆以木刻鑲嵌為特色,自成體系。雕漆工藝經數十道工序,一件作品少則三五個月,多則一年以上才能完成。雕漆產品耐酸堿、抗高溫,其造型優美,圖案精巧,色調絢麗多彩,尤其以古樸典雅的風格愛到人們的青睞。雕漆工藝有鑲嵌、雕項、彩繪、平磨,曝細、描金、胎花、藏繪,印錦、脫胎、刻繪、絨金堆漆、研磨彩繪等多種,制作方法有木胎、皮胎、壓胎、脫胎等。選用檀木、紅木等優質木材,以青田石,壽山石、綠凍石、珊瑚、象牙、玉、螺鈿等為裝飾材料,制作人物、花鳥、魚蟲、山水等圖案,鑲嵌在屏風、屏掛、桌椅、盤等家具、器皿和各種工藝品上。早在漢代,甘肅的武都、天水一帶就成為我國雕漆產地之一。 隴中雕漆----在黃河文化的百花園里,隴中雕漆堪稱一枝獨具魅力的奇葩,為中華漆藝一絕。地處黃土高原中部的隴東地區,南依秦嶺,北面渭水。山區森林中長有大量的漆樹,其漆質地優良,品位上稱,為雕漆工藝提供了絕好的天然原料。? 雕漆工藝源于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的雕漆工藝主要用于家俱油漆,只有簡單的圖案嵌雕于漆器上,且多為單調的黑白兩色。隨著社會進步和人類的鑒賞水平提高,近數十年中,雕漆工藝進入突飛猛進發展的黃金時期,逐漸成熟并形成了一種獨特完善的藝術風格。? 雕漆工藝,作工精細,品種繁多,大到茶幾桌椅、屏風、壁掛;小到茶碗杯墊、托盤、妝盒,均可一顯雕漆風彩。自古以來,具有較高欣賞保存價值的工藝品大多為手工制作。雕漆器俱的制作,工序十分繁雜,且都須手工完成。? 首先選用優質松、樺、椴等木材制成器物后,再用采于當地林間的老漆(即生漆)厚厚涂于器物表面,干后打磨光滑,此時,漆色黑亮照人,漆膜光彩飽滿。然后,用選自各地的天然彩石及珍貴的瑪瑙、象牙、玉石、珊瑚等雕刻成仕女人物,花草魚蟲,山石林木。其刻技嚴密精湛,有時一個人物或一朵卉需分別刻制成幾十個組件。隨后,經精心拼配鑲嵌于漆面之上。到此,才算功告大半。再經邊框描金,彩繪背景圖案,細微之處修刻,一件完美的雕漆藝術品便全部完工。制做程序,環環緊扣,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因此,每一件工藝品都浸透和飽含著雕漆藝人的心血和智慧。雕漆工藝品具有極高的實用和藝術欣賞價值,漆面耐磨耐蝕,不易褪色,且不怕燒燙;同時,又是一件藝術佳品,山水人物,栩栩如生,典雅莊重,富麗堂皇。件件五光十色,風姿獨具,置于室內,異彩紛呈,滿屋生輝,如一幅定格的立體風光圖畫,讓人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