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鋁鋁業(yè)主要經(jīng)營產(chǎn)鋁板、花紋鋁板、氧化鋁板、鋁帶、鋁卷 氧化拉絲鋁 產(chǎn)鏡面鋁、進口鋁板:大韓鋁 中鋼鋁板 德鋁板 鏡面鋁板 鋁板型號:1050 1060 1070 1100 3003 5052 5182 5083 5252 2024 6061 6063 7075 gm55 卡托料 按鍵料 手機殼料 等等、、 規(guī)格齊全 , 鋁板拉絲 ,免費提供樣板 可以加qq或者此號碼微信 方便聯(lián)系
5052鋁板用途主要用于要求高的可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也常用于交通車輛、船舶的鈑金件,儀表、街燈支架與鉚釘、五金制品、電器外殼等。還可用于制造飛機油箱,油管,航天用鋁合金材料,是典型的防銹合金材料。
龍?zhí)镦?zhèn)高質量6061鋁板質量可靠
煤炭消費逐步下降是一個長期趨勢,從中長期看,煤炭消費逐步進入了峰值平臺期。去年下半年以來煤炭需求回升、價格上漲,是正常的短期波動;能源結構調(diào)整速度進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已進入規(guī)模化發(fā)展新階段。目前,水電、風電、光伏發(fā)電裝機容量已穩(wěn)居位7月21日,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上半年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及風電、光伏發(fā)電發(fā)展情況。家能源局發(fā)展規(guī)劃司副司長李福龍表示,上半年,能源消費增速比去年同期明顯回升,增長動力持續(xù)轉換,能源結構不斷優(yōu)化,轉型步伐加快。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 ) :170~305MPa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65
性模量(E): 69.3~70.7Gpa
退火溫度為:345℃。
5052鋁板規(guī)格:
鋁板厚度為:0.15mm-50mm、寬度為:100mm-2000mm、長度為:1000mm-9000mm,
鋁卷厚度為:0.05mm-15mm, 寬度為:15mm-2000mm
保溫鋁板厚度:0.3mm-0.9mm 寬度:500mm-1000mm 長度:不限
防滑鋁板厚度:1mm-10mm 寬度: 1000mm-1500mm 長度:2000-3000mm
壓花鋁板厚度:0.1mm-0.9mm 寬度:500mm-1200mm 長度:不限
表面質量:
1、表面不允許有裂紋、腐蝕斑點和硝鹽痕跡。
2、表面上允許有深度不超過缺陷所在部位壁厚公稱尺寸8%的起皮、氣泡、表面粗超和局部機械損傷,但缺陷深度不能超過0.5mm,缺陷總面積不超過板材總面積的5%。
3、允許供貨方沿型材縱向打光至表面光滑。
4、其要求:有需求方和供貨方自己擬定。
焊接焊條型號:
5052鋁板可用ER5356焊條焊接,焊接以后能滿足5052鋁板的力學性能。5356的化學成分:Si:0.25; Fe:0.40 ;Cu:0.10;Mn:0.05-0.20; Mg :4.5-5.6; Cu:0.02--0.20; Zn:0.10- 0.20 ; Ti:0.06--0.20 ; Al:余量;5336含鎂量高一些。
硬度:
硬度:1060鋁板的抗拉強度為 110-130之間,而5052系列的抗拉強度則達到了210-230之間也就是說5052的硬度比1060的硬度高。
延伸率:1060系列的延伸率為5%,而5052系列的延伸率達到了12-20%之間,也可以這樣認為,在5052系列比1060硬的情況下,延伸率也提高了200%左右。
化學性能:1060為純鋁板,5052為合金鋁板,在特殊環(huán)境下5052耐腐蝕更好一些。
標準:
鋁板帶家標準(GB/T 3880-2006),適用于鋁合金板帶材料的統(tǒng)一標準。
1060鋁板帶,含鋁量達到99.6%又被稱為純鋁板 在鋁板 帶家族中屬于一款常用的系列。此系列鋁板的優(yōu)勢:為常用的系列,生產(chǎn)過程比較單一,技術相對于比較成熟,價格相對于其它高檔合金鋁板有巨大優(yōu)勢。有良好的延伸率以及抗拉強度完全能夠滿足常規(guī)的
加工要求(沖壓,拉伸)成型性高。為工業(yè)純鋁,具有高的可塑性、耐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但強度低,熱處理不能強化可切削性不好;可氣焊、氫原子焊和接觸焊,不易釬焊易承受各種壓力加工和引伸、彎曲。
適用范圍:
1060鋁板廣泛應用于對強度要求不高的產(chǎn)品.。產(chǎn)品常用于招牌、牌、建筑物外觀裝飾、公車車身、高樓與工廠墻身裝飾、廚房洗滌槽、燈座、風扇葉、電子用件,化工儀器、薄板加工件、深拉 或旋壓凹形器皿、焊接零件、熱交換器、鐘表面及盤面、銘牌、
廚具、裝飾品、反光等。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 (MPa):110-136
伸長率 δ10 (%): 3-5
相關標準:
鋁板帶家標準(GB/T 3880-2006),適用于鋁合金板帶材料的統(tǒng)一標準。
龍?zhí)镦?zhèn)高質量6061鋁板質量可靠
從能源轉型進度分析,時間上也不允許走從油氣時代過渡的老路。石油、天然氣是化石能源,即使將全部燃煤都換為天然氣,考慮到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用能增長,每年的碳排放量也很難低于70億噸。如果先花10~15年時間進入油氣時代,再花15~20年轉向低碳時代,投入巨資打造的油氣基礎設施還未真正發(fā)揮作用,便要分期廢棄掉,是不科學、不經(jīng)濟、不聰明的選擇。考慮到能源的緊迫性,以及具體情與資源分布特點,的能源轉型可能應該一步到位地擁抱可再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為基礎規(guī)劃未來的能源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