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自己做了一頓火鍋,其實味道還不錯。覺得百盛的長壽面相當好吃的。中午開始下起了雨,窗外的青島煙霧繚繞,很。下午幾個人出發去了迎賓館,(15元學生票)里面是兩層的小別墅,原德國總督的官邸,相當豪華的。進去一定要跟個導游,不然很多好玩的東西就聽不到了。本人超喜歡里面的水晶燈,相當奢華的。出了迎賓館,雨過天晴,順著小路走到盡頭,站在山的半山腰上,看著下面的建筑,草坪,綠樹,道路,藍天,真的會以為到了歐洲的某個小城的。

燈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后至元宵節時,由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并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有觀賞花燈的俗。
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古老的原始燈會。南朝時期,國都建康(今南京)出現了舉辦元宵燈會的俗,其盛況為之冠。燈會興于唐,盛于宋,明朝時達到頂峰。

新聞:湖南燈雕展布展
這七巷三坊,是福州城內的住宅區,又有許多舊書坊設在那里,專門買賣古書、碑帖、字畫和古玩等。日非常的清靜,可是到了元宵和中秋兩個佳節,這南后街就熱鬧異常了,因為元宵的燈市和中秋的塔市,都集中在這里。”三坊七巷的城坊制可稱為城坊建筑史的活化石。福州森林公園福州森林公園(門票)以搜集、展覽福建樹種為主,引進南方的木棉樹,北方的鉆天楊,熱帶的南洋杉,亞熱帶的樟樹,溫帶的油松、銀杏、水杉等各地及36個2500多種珍貴樹種。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迎來的就是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民間的,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新聞:湖南燈雕展布展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伊始,國都南京城內就舉辦過元宵燈會,是早記載的燈會。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和天下太,張燈結彩的景況,開始從深宮禁苑、場所走向民間大眾,“燈火滿市井”的頗為壯觀。對此,梁簡文帝蕭綱、陳后主等都曾用生動的詩歌,描繪了南朝利用燈彩來增添節日氣氛的社會風尚。
東晉、南朝時期南京作為當時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達官貴族和豪門名士,每到元宵節,他們也效仿宮廷,張燈結彩。東晉詩人鑿齒有詩《詩燈籠》描寫當時張燈的情形。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間,紙張技術發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絲織品的大量應用,使得燈彩藝術迅速發展。

新聞:湖南燈雕展布展來源:青年報上周,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對244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4.5%的人從來沒有過帶薪休假,有23.5%的人偶爾過,僅有22.0%的人表示“每年都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在參與這項調查的人中,46.3%的人已經工作10年以上。65.3%的人傾向帶薪休假期間出游“過‘黃金周’哪是休閑呀?像是搞全動,到哪里都是人,到處人擠人,‘大人看腦袋,小孩看’,吵吵鬧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