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問答 » 百科問答 » 正文

山東的橡膠企業格局是什么樣子的?主要有哪些?

已解決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 2019-12-12 17:52
352 次關注     提問者: 匿名  
  支持(29)  |   反對(4) 最佳答案
  東營溪水西水工業園、大王工業園、威海三角輪胎、青島黃海等
  橡膠產業的戰略地位依然重要。世界橡膠研究組織預測,在未來的10-15年內,中國的天然橡膠消費量將達到300萬-400萬噸,占世界天然橡膠消費總量1200萬噸的1/4-1/3。而從目前的植膠規???,我國年產天然膠的峰值也僅為70萬噸左右,正常為50萬噸。和平年代天然橡膠的戰略地位雖不十分顯著,但它極易成為資源緊缺型物資。因此,堅持天然橡膠產業的戰略性地位并不斷發展壯大十分必要。2004年世界天然橡膠產量822萬噸,消費量829萬噸,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全世界天然橡膠消費量將達到1000萬噸,2030年將達到1700萬噸。在未來的10年內,全球可能會出現天然橡膠供不應求的狀況。橡膠主要應用在輪胎(占77%左右)以及工業、醫療、文體等行業。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增加對天然橡膠的需求量,盡管近幾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放緩,但對天然橡膠的需求量仍在逐年增加。最近6年的資料顯示,世界天然橡膠消費量與天然橡膠產量的增長量是相當的,而庫存量幾乎沒有增加。

  我國天然橡膠缺口越來越大。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經過50年的發展,在世界上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天然橡膠的消費量逐年增長,自產橡膠從20世紀90年代能滿足50%左右的國內消費,快速下降到目前的34%。我國僅有的兩片產區海南農墾橡膠和云南農墾橡膠,自1996年起到2004年天然橡膠年產量基本穩定在50萬噸的水平,而消費量卻由1996年的80萬噸猛增至目前的180萬噸,消費缺口急劇擴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權威專家估計,2005年全國橡膠產量只能滿足消費使用量的1/4。從2001年開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消耗天然橡膠最多的國家,占全世界消耗量的21%。2004年中國橡膠工業發展速度創近年最高水平,2005年中國的橡膠消費量有可能超出上年的180萬噸,達200萬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年全國1983家規模以上橡膠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75.4億元,比上年增長21.88%;2004年全國規模以上橡膠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49.5億元,同比增長21.5%。幾年來,我國橡膠工業一直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橡膠消耗量居高不下,導致對國際市場依存度變大。

  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天然橡膠市場供給風險日益凸現。分析國際供求關系可以發現,目前,新增資源量明顯低于消費需求量,其缺口主要通過流入現貨市場的期貨庫存膠解決,還有一部分依賴于制品企業上年的備庫。預計近期天然膠新增資源量會繼續低于消費量,社會庫存量還將進一步減少。在國際市場,主產膠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還有一年一度的割膠淡季,橡膠產量較割膠旺季會大幅度縮減;自然災害對割膠活動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同樣會使得割膠的數量減少。同時,國際市場原料的緊張以及國際投機家的炒作,也會不斷推高國際膠價。

  我國國內目前的交易市場,無論是市場運作規范程度、創新能力、監管能力,還是市場參與者實力,都遠遠落后于國際上先進的中心市場,相應的也就無法對國際市場價格形成影響,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國內價格因國際價格動蕩而大幅度波動,比如近年的石油以及鐵礦石風波。同樣,作為戰略物資的天然橡膠方面,一些手握大宗定單的許多中國企業不但沒有從“中國需求”對價格的影響中獲得更多利益,反而被迫承受價格波動風險。作為最大買家卻對定價無力過問,這種不應有的現象引起有關人士的高度關注。只有掌握大宗商品的定價話語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上掌握主動,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不能再出現“在國際市場上,中國人買什么就漲什么,賣什么就跌什么”的現象。橡膠產業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當前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形勢,亟須建立規范完善的橡膠交易市場。

  所以,要通過建立橡膠國際交易市場,逐漸培育規范的運作機制,形成輻射東北亞的橡膠交易中心,形成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市場交易價格形成進口橡膠的指導價格。國內企業可通過對市場價格的分析判斷以及企業的成本核算,在交易市場上賣出或者買入橡膠的遠期合約,規避價格風險。

  二、建立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可行性

  首先,青島保稅區具備建立“橡膠國際交易市場”良好的市場條件。目前,山東天然橡膠的使用量已占到接近全國的50%,而青島又是山東橡膠的主要集散地。大量天然橡膠通過青島口岸轉運消費(包括進口和海南產橡膠),橡膠主要制成品輪胎則從青島口岸輸出。因此青島已成為全國天然橡膠的最大集散地和通關口岸。據海關統計,青島保稅區近幾年天然橡膠的通關量基本保持在30萬噸左右,約占全國天然橡膠進口量的1/4。2004年青島海關進口量超過51萬噸,占全國進口總量128萬噸的40%。近幾年橡膠輪胎行業在山東取得了飛速發展,據了解,目前山東有800多家橡膠輪胎及膠帶等橡膠加工企業,橡膠的主要制成品輪胎行業已成為山東省支柱產業。威海三角、成山、煙臺玲瓏、青島雙星華青、青島黃海輪胎五家企業的工業產值進入全國輪胎行業前十強。此外,在山東還形成了東營大王等幾個橡膠輪胎企業比較集中的區域。

  青島保稅區天然橡膠進口量已約占全國進口量的1/5,客觀上已具備建設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條件。目前,我國天然橡膠產量在50萬噸左右,只占世界總產量的7%,但消費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0%以上。國內天然橡膠的消費除了國內采購外,大部分原料依靠進口維持。據中國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1-12月中國進口天然橡膠為128萬噸,青島保稅區天然橡膠進口量為26.78萬噸,占全國的21%。目前,青島保稅區的橡膠流量已成規模,已具備建設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良好基礎。先有“市”后建“場”,這種方式比先建“場”后造“市”可行。

  其次,青島保稅區具備優越的地理條件。保稅區依托的青島港,港口優勢得天獨厚,終年不凍不淤、浪小涌緩,擁有天然的深水航道,而且海向區位優越,靠近國際主航線,目前已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開通了航線,有貿易往來,初步形成了遠近洋航線兼備、干支線配套的全球性網絡。2005年,青島港外貿吞吐量在全國位居第二,其中集裝箱吞吐量超過650萬TEU,位居世界第十三位(全國第三,列上海、深圳之后),已經成為中國北方與沿黃流域及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轉港、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因此,面對國內尤其是山東巨大的橡膠需求(山東省2004年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約為51萬噸),結合保稅區的政策功能優勢,在青島保稅區建立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從地理條件看完全可行。

  第三,青島保稅區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和交易條件。國內橡膠需求持續增長。僅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極大地拉動了對天然橡膠的需求,國際上六大輪胎企業除倍耐力外都在中國投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另外,國家從2004年取消天然橡膠進口配額許可證,此項政策的實施也將導致對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增加。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建立和運行奠定了基礎。青島數字保稅區的建設,大大加快了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可以通過設立電子交易大廳,實現全天候、無障礙化的橡膠國際交易。同時,電子認證、電子銀行功能的實現,以及配套法律法規的出臺,也為橡膠交易及合同履約提供了必要保障。

  第四,青島保稅區會聚了一批膠商。由于青島保稅區政策及區位優勢,青島保稅區已匯聚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橡膠企業。30余家專業公司從事橡膠、輪胎進出口及國內貿易。其中青島保稅區森泰達、金誠貿易、金來、宏輪、寶曼克、聯桂公司的2004年橡膠進口額分別是6184、6101、4693、3125、2587、2385萬美元,對于橡膠的分撥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雙星、坤宇、永華盛、泰發等企業的年橡膠進口額也在600萬美元以上。保稅區進行橡膠交易潛力極大。

  三、建立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目標模式及市場效應

  市場的目標模式國內領先?!扒鄭u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目標模式是:充分利用保稅區政策,采用美元掛牌,開展保稅進口天然橡膠現貨交易為依托與遠期現貨交易相結合的市場業務。目標是建成全國的進口天然橡膠交易中心,最終建成橡膠期貨交易市場,使市場交易價格逐步成為國內進口天然橡膠指導價格,橡膠交易完全輻射東北亞地區。交易市場凝練國內各市場的成熟經驗,充分考慮與國際市場接軌,無論是市場的現行操作模式,還是最終發展目標,在國內都處于領先地位。

  市場的經濟效應巨大。在青島保稅區建立“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首先是法律條件完備。在保稅區建立市場符合《公司法》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其次是運作基礎較強,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與青島保稅區管委會作為市場共同發起人,成立由市政府有關部門、工商、海關、國檢等部門參加的監督委員會,確保市場運作的公正、公平性;嚴格會員進入,市場會員以國際橡膠供應商為主,爭取國際橡膠大鱷加入,同時吸收國內橡膠誠信企業入市進行交易。市場注冊成立后,目前已吸收近500家中外會員。預計2006年市場交易額為3.5億美元;2008年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對接;2010年與日本東京和大阪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泰國交易所對接,跨市操作。

  市場的社會收益顯著。交易市場建立創新的招商模式,要求市場會員必須在保稅區注冊企業,因此大量國內外會員的注冊入駐,將形成強大的資金效應;市場采取美元掛牌,以現貨交易為主,并充分利用保稅區外匯、關稅優惠政策,與遠期合同交易相結合,有形市場同無形市場(電子商務)相結合,市場的建立與繁榮,將促使保稅區的貿易、金融、物流等產業升級,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產業鏈的形成,產生產業聚集效應,為青島市建設金融服務中心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設立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可作為保稅區市場建設的突破口,以橡膠市場的建立為前導,積極探索,逐步引入新的市場,形成市場產業,為保稅區大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打好基礎,打造保稅區的名牌產業、特色經濟。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保稅區主要功能確定為發展物流業,建立相關專業市場,以市場作為物流的一種重要載體,是保稅區拓展發展空間的又一條捷徑,通過市場帶動,保稅區國際物流業將會以更加迅猛的態勢快速發展,并推進青島市區域性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設。

  四、建立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的遠期發展目標

  目前,日本東京商品交易所已成為亞洲主要能源和貴金屬期貨市場,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也正在努力拓展市場,力圖通過期市的手段,與美國等其他交易所聯動發展,以形成影響周邊區域的橡膠交易中心。新加坡是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近些年來,該國借鑒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先進經驗,利用其自由港經濟優勢,大膽向周邊國家、地區出擊,搶占國外金融資源和實物資源。通過設立新加坡期貨市場及原油、橡膠等產品的國際商品交易所,采取積極進取的市場拓展政策,變無資源為有資源,變別國資源為本國資源。同時積極完善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大大推動了新加坡金融事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亞洲僅次于日本的國際金融中心。僅橡膠而言,新加坡雖然不產天然膠,卻在國際天然膠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新加坡商品交易所可以處理世界1/2的天然橡膠,而且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擁有自己的膠園。

  所以,青島橡膠國際交易市場應整合各種資源,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優化橡膠產業結構,依托日趨完善的電子商務技術,以國際交易市場為平臺,完善現代服務業的標準體系,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逐步形成輻射東北亞的進口橡膠主要交易場所;國際橡膠交易價格成為全國進口橡膠的主要指導價格或者主要參考價格;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將逐步建立橡膠儲備體制,適量控制一部分橡膠,以便在需要時由政府宏觀調控使用;橡膠國際交易市場將逐步開展、鞏固和擴大橡膠買賣的電子撮合和遠程交易業務,之后,逐步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需國家批準);在條件成熟時,爭取成為中國第一家橡膠國際期貨交易市場(目前,國內沒有一家真正的國際橡膠期貨交易市場)。成思危副委員長最近指出:應重視期貨市場的作用,一是放大作用相當大,在我國做一筆交易只要5%(天然橡膠為8%)的保證金,放大作用高達20倍;二是有固定的交割期,到期一定要平倉,不能像股票那樣可以長期持有。成思危委員長提出:我國的期貨市場確實需要回歸它的本色,進一步發揮它正常的既有套期保值,又能夠投機獲利的機會,防止非正常的過度投機。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常青也指出:中國企業因為缺乏主動開展商品保值的意識以及渠道,往往只有被動接受國際炒家鎖定的高價。作為虛擬經濟表現形式的期貨市場,可為實體經濟提供“定價話語權”。去年初國務院曾出臺《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推出為大宗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貨品種?!?br />
  交易市場采取美元掛牌,高起點建立,逐步加大遠期現貨的交易,使交易價格成為全國進口橡膠的主要指導價格或者主要參考價格。遠期目標是爭取在3-5年內形成輻射東北亞橡膠國際交易中心,條件成熟后,建立全國首家真正的橡膠期貨國際交易市場(需國家批準)。近年,已出現的石油價格劇變及鐵礦石風波等前車之鑒,作為世界最大天然橡膠進口國,不能再失良機,對國際橡膠交易市場一定要精心培育,加快發展。
[我來評論]   回答者: 匿名   2011-02-16 11:29   


[ 問答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