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問答 » 醫療健康 » 正文

不知道現在中藥一般都怎么服用啊,與以前不一樣嗎?

已解決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 2014-10-31 11:36
??現在吃中藥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不直達是成分少了還是怎么的,以前一副藥可以吃三天左右都還很濃,現在吃一天就沒什么味兒了,那到底要怎么吃呢?
110 次關注     提問者: 匿名  
  支持(0)  |   反對(0) 最佳答案
? 中藥忌口有一個總原則:服用溫熱或寒涼的中藥時就盡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為中藥與食物的性味相反,就會使藥力抵消減弱,達不到應有的療效;在一些情況下,藥與食物的性味相同,也會使藥對人體的力度增加,超過人體能承受的范圍,而適得其反。
  中藥現在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了,中藥對于調理身子有很大的好處的,而且沒有別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指標又治本。但是大家知道嗎,我們吃中藥的禁忌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服用不當的話,結果是非常嚴重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胖大海、枸杞、金銀花、甘草、人參等都是人們熟識且常用的中藥,由于這些中藥藥性較為平和,大多數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去服用,其實,這些常用中藥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太隨意。
  胖大海: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具有清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啞等癥。注:每次服用不得超過3粒。
  決明子: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的作用,但不可長期服用。注:每日服用量10~15克。
  甘草: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益心脾、潤肺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但不可長期服用。注:每日服用量3~10克。
  菊花: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等作用,但陽虛體質者不適合服用;氣虛胃寒者、食少泄瀉者應慎服;陰陽兩虛型、痰濕型、血淤型高血壓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注:每日服用量3~6克。
  人參: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生津安神、補脾益肺、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體虛之人最宜服用,但身強體壯者不可長期服用。注:每日服用量5~10克。
  枸杞子: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抗衰老的作用,體質虛弱者可適當吃點,但脾虛有濕者及泄瀉者忌服,正在感冒發燒、腹瀉的人也最好別吃。注:每日服用量5~15克。
  金銀花:金銀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熱,又能散表熱,但不可長期服用。注:每日服用量9~30克。
 
  內服中成藥方法
  送服:大部分內服中成藥用溫開水送服,俗稱吞服,為最常用的內服方法。
  沖服:人們在服用沖劑、糖漿劑、膏劑時,常需沖服,沖服就是將藥物用熱開水融化或呈混懸狀后服用。此外,人們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貴重中藥,如牛黃、麝香時也常需沖服。
  調服:指將藥物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后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兒在服用散劑、丸劑、片劑時常采用此種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寶等治療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中成藥常需含化,即將藥物含于口中,緩緩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在服用時常需要烊化,即將藥物用開水或黃酒加溫溶化后服用。
  湯劑服用方法:
  除了上述中成藥的這些內服方法外,人們看中醫時,常常看到中藥處方上寫著“先煎”、“后下”、“包煎”、“另燉”或“另煎”等字眼,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對介殼類、礦石類藥物而言,因質堅有效成分難以煎出來,應打碎先煎,煮沸后約10~20分鐘后,再放入其他藥。這類藥物常見的有龜板、鱉甲、石決明、生牡蠣、生龍骨等。
  后下:氣味芳香的藥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借其揮發油取效,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時放入此類藥,煎4~5分鐘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揮發。
  包煎:為了防止煎后藥液渾濁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時,要用紗布將藥包好,再放入鍋內煎煮。
  總之,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盡量發揮藥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為原則。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后服藥,都應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我來評論]   回答者: 匿名   2014-10-31 11:35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說聲謝謝,感謝回答者的無私幫助


[ 問答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