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那套房子還賣不賣了?現在您這種滿5年的唯一住宅不用交個稅,特別好賣,價格也漲了一些。”4月11日,耿小姐接到北京鏈家地產洋橋西里店經紀人小曾的電話。
“國五條”北京細則公布前,耿小姐因有售房意向曾致電小曾。彼時,小曾告訴她,她這套50平方米的小戶型最高可以賣170萬。如今,小曾表示,由于不用繳納高昂的個稅,又是總價不高的小戶型,現在有人愿意出180萬買這套房子。
盡管如此,耿小姐還是決定“先觀望看看”,而耿小姐的觀望情緒并非個例。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此前發出的通知:年3月31日零時至4月7日24時,北京市交易系統進行升級調整,其間暫停購房資格申請、審核及網上簽約。
八天的冰凍期之后,北京購房資格審核和網簽于4月8日恢復。北京市住建委的統計顯示,4月8日~4月10日三天,北京存量房住宅簽約套數分別為631套、402套、321套。有業內人士預計,8天暫停期間北京“積壓”的二手房網簽數量應該不超過2000套。
而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顯示:在此前的3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簽套數達到43780套,超過之前創造歷史紀錄的2009年12月份的39264套,為自2008年有網簽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恢復網簽三天以來日均約450套的成交量,與3月約1412套的日均成交量顯然已不可同日而語。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張旭認為,這種過低成交狀態僅為短期現象,主要原因是目前個稅征收的具體情況還未明確,購房者觀望情緒較重,即使有明確購房需求的客戶,也會暫時觀望。
觀望氣氛不僅僅在二手房需求一方蔓延。
在供應方面,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4月1日~7日一周新增客源量環比下降約28%,與此前正常狀態(四季度到2013年1月)相比,下降幅度22%,較3月平均水平的下降幅度則達到46%。
“新政后新增客源回落十分正常,相比成交量的大幅萎縮,新增客源量下降其實并不顯著。”張旭分析認為,目前業主新政前的急售心理降低,部分改善型業主暫停出售,觀望后市。
張旭判斷,在個稅征收標準明確之前,市場觀望情緒仍難以減輕,成交量在短時間內不會明顯回升。“與新政執行之前相比,需求出現明顯回落。排除近期觀望因素,賣方市場環境下購房者需承擔的個稅負擔以及二套首付上調,都使購房成本有所提高。”張旭預計,4月份網簽量肯定會低于萬套,本輪調控下量價下行將成為主流趨勢,但幅度和調整周期當前還難以預測。
“未來市場趨冷是必然趨勢。”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2013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幾乎全部在3月份提前透支,如今政策落地后,不論是二手房還是新建住宅市場,都將很快陷入明顯的觀望,成交量或將出現至少3個月的冷清。
北京麥田房產市場研究部張葉松更為悲觀地認為,新政細則的執行使得買賣雙方心理將從上月的兩極分化倒向全面觀望,促成交易難度提高。“由需求透支所產生的交易量越大,后市影響越悲觀。”因此,張葉松預測,細則執行后市場從巔峰垂直下落,預計4月份北京存量房市場交易量將大幅銳減,住宅交易量將難破萬套,未來至少三個月內交易量將陷入低谷,難以恢復。
對于經紀公司來說,張葉松表示,這一場“倒春寒”,也將加速二手中介行業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