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券商輕型營業部快速擴張,同時有多家券商獲得網上開戶資格,這進一步推動經紀業務交易傭金率下滑。
記者調查獲悉,目前券商網上開戶的市場認知度還不高,尚難成為券商經紀業務招攬客戶的利器,競爭中仍然依賴差異化服務。

記者調查獲悉,目前券商網上開戶的市場認知度還不高,尚難成為券商經紀業務招攬客戶的利器,競爭中仍然依賴差異化服務。
網上開戶遇冷
今年6月底,中國結算公司曾組織券商開展數字證書認證業務試點,隨后有7家券商與中國結算簽約。證券時報記者日前瀏覽相關券商網站發現,其中有6家券商已開通網上開戶功能。
最早啟動網上開戶業務的兩家券商相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網上開戶實施多月以來,客戶開戶情況“不太理想”。
“雖然我們營業部未提供網上開戶服務,但對此并無太大的期望。”上海一家券商郊區營業部資深投顧說,第一,網上開戶傭金費率并無明顯優勢,老客戶不會因此專門到已開戶券商處銷戶而重新網上開戶;第二,開戶確立經紀關系只是第一步,新客戶看重的是服務內容,而現場開戶更有利于客戶對營業部經紀人員、投顧有更直觀的認識;第三,部分股民對于網上開戶安全并不信任。
華東一家券商營業部曾于11月上旬推出了“萬三網上開戶”的促銷活動。而據該營業部相關人士介紹,活動開展一周以來,網上開戶數量增加并不顯著,而隨著多省傭金價格聯盟的破裂,網上跨省開戶吸引力也遭到削弱。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網上開戶程序繁瑣,中老年投資者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網上開戶第三方托管銀行限制也較大,部分券商僅支持1家~3家銀行,這也給投資者帶來不便。
差異化服務顯力量
券商經紀業務的同質化早就遭人詬病,北京某券商金融服務業研究員說,大中型券商加速跑馬圈地,加速設立輕型營業部,經紀業務的同質性競爭更加慘烈,因此,擺在證券公司營業部負責人面前的出路是差異化服務。
“券商營業部應根據自己所處市場環境的不同改變其經營策略”,上海證券上海商城路營業部負責人趙曉歷說,“在散戶群體中,活躍交易者僅有30%~40%。我們營業部周邊居民區多,實體企業少,服務好重點客戶,營業部收入就有了保障。”
據趙曉歷介紹,上海商城路營業部根據自身特點細化了多項服務,如與1000名重點客戶每周溝通,推薦每月投資組合及開展健康沙龍活動,而他也身體力行,利用周末時間走進小區,擔當社區金融大課堂講師,普及理財知識。“通過這些努力,證券業協會公布的以交易額統計的最新市場份額占比顯示,我們營業部比年初增長了8.37%”,趙曉歷說。
而上述上海郊區某券商營業部則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該地人口數與人均收入水平在本市都排名中后,但該營業部依托當地工業園,與園區委員會合作成立了企業聯盟,定期開展融資、投資等內容的交流座談會,以期在企業未來可能進行的各種資本運作中獲得業務機會。
據悉,不少券商營業部面對經紀業務的困境,根據自身所處市場狀況,依靠總部各職能部門的資源聯動,提供了各種個性化服務,如私募債融資、股權質押、大小非減持、財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