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滅山林野火、幫助建筑工人高空鋪設材料、進行新聞報道……無人飛行器的未來在一些科學家眼中顯得三頭六臂,擁有無限可能。盡管這些構想距離實現仍有相當長的時間,這個主意卻吸引到了零售業巨頭的目光。
“它會很有用,而且很有趣。”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長貝索斯近日在做客一檔電視節目時發出這樣的感嘆。他并非在說撲滅野火等工作,而是該公司正在研發用于派送包裹的無人飛行器。
根據貝索斯的描述,這種飛行器可在用戶下單后半小時內完成遞送。他在節目中展示了正在研發中的無人飛行器早期版本。
貝索斯說,這種名為“八旋翼無人直升機”的小飛行器最高可以承載5磅,投遞半徑10英里。他說,“使用無人機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一次投遞;亞馬遜可能在五年內開始使用無人機,但這一計劃需要得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批準。”
根據亞馬遜發布的新聞稿,這一項目名為Prime Air。該公司發言人稱,亞馬遜已就這一項目與航空管理局進行了接觸。
而亞馬遜并非唯一想到這一主意的零售業巨頭,一些物流業者同樣緊盯這片領域。有海外媒體報道稱,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一直都在測試和評估無人飛行器投遞的不同方法。該公司發言人表示,無人飛行器在商業上的運用是項非常有意思的技術,UPS將繼續研究。
此外,位于澳大利亞悉尼的Pacific Aviation咨詢公司董事奧利弗·蘭博透露,澳大利亞一家名為Zookal的公司也在利用無人機進行課本的投遞。該公司預計將于2014年3月以前完成其商用無人機計劃,服務范圍涵蓋悉尼全境。
而在中國,順豐被曝正在特別開辟一個研發部門,主要研究如何將快遞更快地送到客戶手中。而無人機配送成為該公司提升效率的項目之一。有報道稱,今年9月,順豐在廣州測試了無人機配送過程。
研究無人飛行器和機器人的法學教授瑞安·卡羅表示,如果想在物流和快遞領域和人一拼高下的話,那么在做發展規劃時就必不可少地要考慮無人飛行器和機器人。
不過,奧利弗·蘭博稱,這種速遞方式何時以及如何獲批是個大問題。他表示,“監管部門將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我想每個司法轄區都會仔細研究并出臺相關的監管規定。”
目前,美國國會已經要求聯邦航空管理局擬定計劃,不晚于2015年向無人機開放美國空域。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美國的風險投資在今年前9個月向無人機相關初創企業投入了4090萬美元,是2012年全年的兩倍多。也有海外媒體報道稱,這些機器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潛力令人震驚,2013年全世界無人飛行器市場的價值約為89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