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找人,今晚6點15分中關村出發到燕郊上上城。”
“人找車,明早八點燕郊到積水潭。”
“人找車,明早八點燕郊到積水潭。”
筆者近日加入的燕郊拼車QQ群異常地火爆。不僅僅是燕郊,北京周邊的涿州、唐山、臨沂等地,包括北京本地的拼車QQ群參與人數均達到了一千人左右。筆者在QQ群搜索關鍵詞“拼車”,各地拼車群就有1378個,火熱的供需激活了拼車市場。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在人口多、公交擠、打車難、限購、限行,PM2.5頻頻爆表等“城市病”的影響下,拼車這種環保且價格低廉的出行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熱衷。盡管大量的需求普遍存在,但由于可能涉及非法運營,拼車一直游走于合法的邊緣。
為了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壓力,近兩年來,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默許甚至倡導拼車出行,北京、寧波、重慶、深圳四大城市目前已成為國家鼓勵試驗拼車模式的試點城市。近日,北京市交通委正式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這是內地首個拼車指導意見,該意見鼓勵出行線路相同的市民,在簽訂合同的情況下合乘,并分攤相應費用。此舉一方面將拼車合法化,另一方面也悄然開啟了另一個頗具潛力的市場,移動互聯網拼車應用正在嶄露頭角。
“拼車應用解決了拼車行為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于人們的便利出行,但拼車應用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多的運營工作發生在線下,通過線下的服務簡化拼車流程,提升用戶拼車體驗,逐步改變用戶的出行習慣和固有觀念。”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筆者在蘋果手機App Store中搜索“拼車”,出現了40多種不同風格的APP應用。如“微拼車”、“愛拼車”、“AA拼車網”、“58拼車助手”、“公益順風車”、“搭車圈”等。
實際上,從2005年出現拼車網站到現在,互聯網拼車模式在中國已經是第9個年頭了。然而,由于沒有法律的保護以及用戶量少,一些網站以及手機應用處于休眠狀態,即使是被稱為國內最大的拼車網站AA拼車網,直至今日都未實現收支平衡。隨著北京將拼車合法化,無疑將為這些移動互聯網公司帶來了巨大商機。
有拼車平臺通過抽樣調查顯示:內地城鎮居民約有7億人,其中約有5%的人有意愿嘗試有償拼車,假若他們每天拿出4元進行拼車,那么一年下來,直接的拼車需求約為:511億元/年。顯然在法律、安全這兩大門檻逐步放低的情況下,移動互聯網拼車平臺將成為下一個掘金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