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新舟60成長的煩惱

新舟60成長的煩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07 09:00  瀏覽次數:29
  開弓沒有回頭箭,成長中總要有煩惱。這是國產飛機新舟60正在經歷的尷尬,也是中國發展民用客機必須要走過的路。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國,但每年不斷增加的飛機需求,卻主要來自波音、空客等國外飛機制造商。從上世紀開始,研發中國自己的飛機就提上了日程,最初的技術源自俄制,比如曾經在國內天空飛行的運-7,原型就是蘇聯的安24.
  而新舟60飛機,則是在運-7-200A的基礎上,通過換裝普惠公司PW-127J型渦槳發動機,并對駕駛艙內操縱系統、電子設備、警告系統、儀表板和操作臺等進行了全新配套設計而研制、生產的五十至六十座級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支線飛機。2000年2月首飛,當年6月取得中國民航總局(CAAC)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雖然引進了大量的西方航空技術,但新舟60飛機并未申請歐盟和美國的適航認證許可,也意味著這款機型無法進入西方發達國家銷售,初期的客戶主要以津巴布韋等第三世界國家和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主,打開市場主要依靠價格和油耗優勢。
   一家飛機制造商企業的內部人士就坦陳,一款新飛機研發后,除了面臨持續適航的壓力,如何打開市場也是困難重重,沒有航空公司愿意承擔使用新機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而如果選擇小型航空公司作為客戶,在飛行人員、維修保障、機場環境等各方面的欠缺,反而可能增加事故的發生率,進而影響飛機的品牌,而這正是新舟60飛機面臨的悖論。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打開國內市場,制造商西飛公司的母公司中航工業集團,還專門投資組建了幸福航空,這并不是一筆一本萬利賺大錢的買賣,因為這家航空公司從組建之初,就承擔了使用國產飛機,并不斷提出改進建議的責任。
  在新舟60使用的過程中,幸福航空建立了與制造廠商溝通交流的機制,每月有雙方的高層例會,每周有技術交流會。通過交流會對飛機運行中出現的技術類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以加快對飛機操控性、可維護性和舒適性等方面的改進。而這一模式也被承擔國產大飛機研制工作的中國商飛公司模仿,公司控股的成都航空,將成為接收首架國產ARJ21飛機的航空公司。
  不過,航空制造專家周濟生也提出了其中暗藏的隱憂:飛機從制造商交付給航空公司使用,直到該飛機退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持續適航管理貫穿于該生命周期的始終,而持續適航責任是由適航當局的飛行安全監管部門、飛機營運人、飛機制造商三方各司其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來履行,如果航空器制造商與飛機營運人合二為一,可能會形成利益捆綁,從而使三方責任演變成兩方。
  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新飛機如何獲得市場接納和商業盈利,也是成長中面臨的挑戰。在這方面,不管是新舟60飛機,還是ARJ21、C919飛機,要想沖破原有制造商的阻力,獲得歐美西方市場的青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設計階段對市場長遠需求的準確預測論證,以及研制過程中的市場開拓和客戶服務的提前鋪墊。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