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運營商流量戰搶4G時間窗

運營商流量戰搶4G時間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19 13:17  瀏覽次數:61
  無論從數據業務消費習慣、運營商業務結構轉型還是圈用戶角度,流量的重要性都日益凸顯。流量資費下降不能一蹴而就。如何盡快實現企業與用戶的雙贏,考驗著運營商的排兵布陣
  4G引發的流量紛爭令近期的運營市場格外熱鬧,三大電信運營商在4G時代的用戶爭奪和流量戰已一觸即發。
  近日,中國電信首批天翼4G套餐資費標準正式出爐,包括月付套餐、半年卡套餐和年卡套餐;據內部人士透露,中聯通4G放號最遲在今年3月正式在國內重點城市啟動,4G布局已緊鑼密鼓展開,像廣西聯通就宣布備受關注的微信沃卡,流量特權全面升級;而快人一步的中移動則忙著就4G資費進行辟謠,但圍繞4G資費的爭論仍在不斷發酵。
  搶時間之窗
  中電信高調殺入4G競爭,中移動“一枝獨秀”的局面被打破。目前,中國電信的4G套餐分為5檔,分為月付70元、100元、130元、200元以及280元,對應每月1G、2G、3G、6G以及10G流量。另外,中國電信還分別推出了半年卡和年卡套餐,其中半年卡300元,包含6G流量(6個月內使用),年卡為600元,包含12G流量(12個月內使用)。這個資費水平和中國移動基本保持一致。運營商開始學習互聯網企業的做法,以最具價值的流量為基礎開展深度運營,以包月的方式有針對性的設計流量套餐。
  兩大運營商在4G資費套餐上的這一“默契”,也表明在跑馬圈地的競爭初期,雙方在資費比拼上并未直接進入正面“交手”階段。對此,飛象網CEO項立剛表示:“短期內,4G資費還會保持這個水平。無論是對電信還是移動來說,一方面要發展4G,另一方面又要限制用戶數量。因為網絡建設還不完善,如果資費太便宜,會引發用戶數量爆發,網絡根本沒有辦法支撐。”
  目前,4G剛剛開始商用,更多是針對嘗鮮的高端用戶,流量套餐則成為競爭法寶之一。中高端用戶對運營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一群體也是流量消費的大戶。從中移動與中電信的4G套餐來看,利用流量來圈地或是現階段吸引用戶最有效的一招棋。隨著4G的到來,更快的網速必然帶來更豐富的體驗,隨之而來的是迅猛增長的流量消耗值,“是否會出現天價流量費”也成為用戶使用4G網絡的一大痛點。
  消費電子分析師梁振鵬則認為,吸引用戶的關鍵在于資費,但用戶在選擇時還會在意網絡質量、資費等多種因素。雖然用戶爭奪將是運營商綜合實力的一場全面比拼,但利用流量套餐圈地爭取4G發展時間之窗,成為運營商現階段的共識。
  “三國殺”將開戰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從除夕到初七的八天內,全國手機用戶共消費了3674.6萬G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每用戶平均使用46.6M,比平日流量高25.3%。業內人士預計,在4G引領下流量攀升是大勢所趨,一場以“0流量費”搶用戶的商業模式已經拉開,但消費者是否“買單”還有待觀察。
  預計中國聯通最遲3月份也將推出4G商用服務,4G市場即將上演“三國殺”,三大運營商的4G競爭正從暗戰升級為正面交鋒。目前,中國電信已在全國42個城市開展TD-LTE規模網絡試驗。根據中國電信的規劃,到今年年底,網絡建設投入預計在550億元左右;中國移動要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到今年年底將有340個城市具備4G商用條件;中國聯通目前更加側重宣傳其3G網絡,認為42M的HSPA+網絡已經達到了4G網絡的標準,初期計劃3G與4G并重。
  4G將是引發運營商流量增長以及競爭加劇的重要一環。除市場競爭中最常用的“送流量”外,三巨頭的布局和深耕還在縱深拓展。例如,廣西聯通近日推出的“微信沃卡”,不僅作為國內運營商和OTT企業破冰跨界合作推出的一款創新產品,而且進一步優化流量經營概念,每月41元套餐費就包含300MB國內流量以及300MB國內微信定向流量,以定向流量模式突出用戶的消費特權。
  隨著運營商網絡的升級,流量資費會快速下降。上海證券分析師張濤認為,流量大戰還可以加快增值業務的發展。例如,中國電信此前推出綜合平APP“流量寶”,下載應用來賺取流量。此外,通過“流量幣”的概念,用戶之間還能轉贈、索要,實現結余流量資源的高效利用。
  倒逼模式創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流量在通信支出之中的比例日益增大,運營商對流量價格的敏感度也隨之增加,電信行業的價格戰將從話音向流量全面轉移。
  在三家運營商都發展TD-LTE的大方向下,用戶選擇時會關注網絡質量、資費、終端補貼、服務等指標,但用戶選擇哪家運營商時或更多的關注運營商的營銷比拼,例如,誰的優惠力度更大,誰的套餐設計更符合需求,誰的網絡更穩定等,都是關系用戶體驗感知的重要考量。
  無論從數據業務消費習慣、運營商業務結構轉型還是圈用戶的角度,流量的重要性凸顯。流量資費下降肯定不能一蹴而就,但會隨著網絡建設成熟度、用戶入網增長等逐步下降,這是信息消費的特點。因此,如何盡快實現企業與用戶的雙贏考驗著運營商的排兵布陣。
  用戶對4G消費迫切需求和運營商營收壓力的矛盾同樣突出。一方面,與此前語音資費相似,在消費者需求和運營商利潤增長的博弈中將逐步達到一個平衡點,推動流量步入下降通道;另一方面,4G體驗不僅僅體現在資費上,更是服務、終端、網絡等綜合實力的大比拼。運營商現階段過多依賴前向流量經營模式,缺少后向收費的有效補充或將導致收入“剪刀差”。如果不能擺脫價格戰,運營商在語音時代陷入的零和博弈局面或在流量經營時代重演,商業模式創新已迫在眉捷。
  獨立分析師付亮表示,如果運營商只是簡單玩流量,就仍沒跳出管道商的角色,很難獲得滿意的收益,未來運營商應該是多服務模式、多業態的,流量經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應用領域,“或自己操作,或搭臺讓別人來玩。”從套餐大戰轉向業務、應用創新,才是正道,價格戰只能一時之策,長久的前向價格比拼只會加劇零和博弈。
  流量大戰,一觸即發。4G時代,除了前向的套餐比拼外,利用流量做好文章盤活資源,考驗著運營商們的經營智慧,也是市場新一輪博弈的焦點。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