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下發的《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最新征求意見稿顯示,支付機構不得為付款人和實體特約商戶的交易提供網絡支付服務。
也就是說,不論央行有沒有下文叫停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的二維碼支付等掃碼支付,如果最新辦法征求意見稿得以通過,二維碼等掃碼支付都將被禁止。
“安全性還在其次,安全問題總是可以通過技術、規則等各種手段解決的,央行的監管思路在于明確區分線上和線下的不同支付場景,不允許借技術、客戶優勢來打通各項業務之間的界限。”一位權威支付專家透露,“否則央行發五塊支付相關的不同內容牌照有何意義,完全可以合并為一了。”

目前央行發布的支付牌照包括:互聯網支付、電話支付、銀行卡支付、預付卡發行和受理、銀行卡收單。
目前來看,線上支付享受著網上支付的便利,卻做著線下收單的業務,還避開線下業務的一系列監管規定,在市場人士看來,不僅不符合公平監管的原則,也沖擊了市場。受到影響最大的,并非只有銀聯,還包括各大銀行。
在傳統的線下POS刷卡支付中,根據國家發改委規定的統一規則分配相關利益方的收益,刷卡手續費按照7:2:1來分配,即發卡行服務費(7)、銀行卡清算組織網絡服務費(2)、收單服務費(1).
按照發改委最新下調后的費率計算,以費率居中的一般類為例,包含百貨、批發、培訓、中介等,刷卡手續費達0.78%,其中,發卡行服務費為0.55%(批發類封頂20元),銀行卡清算組織網絡服務費0.08%(批發類封頂2.5元),收單服務費為0.15%(批發類封頂3.5元).
而費率較高的餐飲娛樂類,包括餐飲、酒店、娛樂、珠寶首飾、房地產、汽車銷售,刷卡手續費合計高達1.25%。
但是,二維碼支付雖然實際上是線下支付,但因為其走的還是網上銀行通道,所以,費率不僅不受發改委的規則限制,而且相對而言低了不少。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支付寶、財付通的二維碼支付費率只有0.6%左右,其中分成的只有兩方,支付寶和銀行。而銀行的網上銀行支付各家銀行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支付寶可以去一家一家地談,具體的分成比例也是由雙方協定,“一般而言,大頭都是給銀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拿小頭,但是因為支付寶很強勢,所以具體商談的比例也不一定。”
雖然費率有優勢,但二維碼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勢。
首先,便利性和耗時上,根據普通用戶在便利店的二維碼支付體驗,支付時用戶需要“手機解鎖—打開支付軟件應用—打開掃碼—確認金額—輸入密碼—在線確認交易”等多次操作,整個過程需約1分鐘,而傳統的刷卡支付整個過程排除掉通常所需時間僅為20秒左右。
另一方面,用戶支付成功率較依賴于網絡信號的質量,網絡信號不好時,支付交易則無法進行,甚至會出現消費者實際已經付款,但因為網絡信號差導致用戶手機沒能收到“付款成功確認”消息的情況。
另外,目前二維碼雖然鋪開的還不多,但一旦發展壯大,受到沖擊最大的除了銀聯,還有國有大行。“他們發行的銀行卡最多,如果都繞開了線下支付的規則,他們原本穩拿的刷卡手續費中的大頭——70%的發卡行服務費將大幅萎縮。”
這就是二維碼線下支付江湖中的奶酪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