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成功與阿里正式聯姻 美的炒智能化概念

成功與阿里正式聯姻 美的炒智能化概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20 13:21  瀏覽次數:20
  去年彩電智能化風風火火,今年輪到白電企業了。近日,白電大佬美的集團發布了智能轉型戰略,而且拉上阿里巴巴一起入伙。對這段姻緣,有人看好,有人說是炒作,也有券商研報提示風險稱,戰略合作進程存在不確定性。美的的高調,還刺激了海爾、三星等白電企業扎堆“智能化”。但在白電智能化技術、環境遠未成熟的當下,所謂“白電智能化”到底是什么?是短期銷售概念還是制造業轉型的未來?是復雜的手機APP操作還是更懂人心的用戶體驗?至今家電廠商的產品,還沒有給出最優答案。
  美的阿里正式聯姻
  3月17日,美的集團把來自各地的機構投資者和媒體都拉到杭州淘寶城園區,在馬云的阿里巴巴帝國中心推出首款物聯網智能空調,提出未來三年50%以上空調實現物聯網化。
  美的、阿里雙方還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構建基于阿里云計算平臺的物聯網智慧系統。
  至此,美的與阿里從此前的“曖昧”變為正式“聯姻”。
  美的集團高級副總裁蔡其武當時特別強調了與阿里和華為的合作,稱阿里、華為已加入美的智能社區開放系統,華為提供的是硬件設備(M-BOX盒子),阿里提供的是軟件支持。
  一個是營收超千億(人民幣)的家電企業,一個是估值超千億(美元)的互聯網大咖,還有一個是在4G領域擁有世界級實力的通信業巨頭,三方合作,訴求何為?
  對于美的來說,與阿里和華為這樣的移動互聯網軟硬件巨頭合作,能夠最快地投入移動互聯網的懷抱,觸摸到家電“智能化”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
  對阿里而言,似乎也樂意被“利用”。有分析人士稱,馬云“云端”戰略去年已經通過阿里云操作系統,拉創維、海爾等彩電廠商入伙,阿里可以依托自己的電子商務渠道和云端實力,整合一個家電生態,建立跨廠商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統。這一目標如果實現,阿里或將成為未來智能家居時代的最大贏家。
  3月17日,阿里巴巴CTO王堅在美的空調發布會上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或多或少印證了上述觀點,他說:“未來制造企業都將是互聯網終端企業”。
  但是,美的卻不一定喜歡這句話。
  美的股價未獲“支撐”
  與阿里合作前,美的也急需一個新的戰略來提振業績。
  3月17日周一開盤,受美的阿里聯姻消息影響,美的集團股價急速上揚,從41.90元漲至43元,漲幅達2.87%。
  不過,美的股價上揚“曇花一現”。3月18日,美的股價下跌2.07%,收于42.11元;3月19日,美的再次下跌2.54%,收于41.04元。僅兩天,股價就跌回了與阿里聯姻之前。
  據了解,經歷了2012年的低潮負增長后,白色家電市場在2013年稍顯復蘇,但依舊增長乏力。來自中怡康的數據預測,2014年空調銷量將同比增長3.2%,但冰箱銷量預計同比下降2.0%,洗衣機銷量預計同比下降1.8%。
  美的與阿里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大數據,這個工作其實美的自己也能完成,為什么找阿里?
  一位不具名的家電人士解讀是,美的去年整體上市后,股價和產品都沒有太大起色,市場規模也沒變化,搭上阿里,起碼資本市場會有反應,畢竟現在傳統企業只要跟互聯網企業沾上邊,股票都會漲。
  “白色家電市場的增速正在放緩這已經是行業共識,對它們而言,智能戰略能提升品牌的科技感、時尚感,繼而影響市場估值,提升股價,只要能實現這些效果,企業80%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說。
  記者了解到,美的在推智能戰略前,曾向多位業內人士“問道”。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美的市場部曾詢問他2014年的推廣建議,“我給的建議就是從智能化著手,跟具有社會輿論效應的企業扯在一起”。
  白電智能化五年未成功
  雖然“智能化”短期看是“銷售概念”,長遠看,卻是美的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的方向。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對新京報記者說,不擁抱互聯網,哪個企業都不可能生存,這毫無疑問。所以,美的必須智能化轉型。
  智能化產品不僅僅是單一產品的智能化,更是平臺的智能化。一些白電廠商在五年前就推出智能化產品,但始終未進入市場。
   “很多產品在實驗室里看似很強大,可消費者買回家,很多功能就用不上了,就好像我買了一臺時速三百公里的汽車,但我開到鄉下去,就不能發揮了,”陸刃波說,“好的用戶體驗需要大量的數據采集,外部平臺的連通支持,也需要更好的網絡環境,這一切都亟待產業鏈的完善”。
  實際上,早在2010年,海爾就推出了一款智能空調,這款產品首次具備了智能安防、遠程監控等功能。2011年,西門子也推出了i-Dos洗衣機,可以一次性添加洗滌液,讓洗衣機自己判斷每次需要的劑量,然后實現自動添加。2013年,三星上網冰箱T9000可以讀新聞、看天氣預報,冰箱還能自己生成購物清單,然后和冰箱中已存的食材進行比對,來判斷需要補充的食材。
  但在業內看來,智能白電到目前為止,仍然只是“賣概念”,仍然缺乏真正的實用場景。奧維咨詢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在2013年滲透率就已經超過了五成,2015年可達到85%。智能冰箱目前的滲透率僅為1%,2015年可達到6%,智能空調和智能洗衣機目前滲透率分別為5%和4%,2015年滲透率可達到10%和15%。
  產品轉型“摸著石頭過河”
  美的“傍上”阿里,就是要加速外部產業鏈的完善,同時以強大投入攻下白電智能化的堡壘。
  蔡其武介紹,美的未來3年研發累計投入150億元用于美的智慧家居應用系統開發。根據美的規劃,2014年,美的共將陸續推出25個智能品類,通過M-BOX盒子,將實現25個品類的互通互聯,2018年,智慧家居產品銷售將占美的整體銷售的50%。
  同行們也沒閑著。在美的推出智能戰略前,長虹旗下美菱電器已率先推出智能冰箱。3月17日,白電巨頭海爾在家電博覽會上發布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韓國三星也引入“互聯家庭”智能家居產品,包括首款在中國市場量產銷售的智能互聯洗衣機WW9000.
  似乎一夜之間,白電企業的智能化大潮涌來。
  不過,白色家電的智能化轉型能否轉換為實際購買力,仍存在不確定性。
  據了解,白色家電不同于彩電,彩電屬于電子信息產品,和IT產品區別不大,但白電屬于典型的機械制造業,中國消費者買白電的主要需求是節水、節氣、節電,看中功能性,對智能化需求并不高。
  這個本質屬性導致白電在智能化過程中存在兩大技術壁壘,”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說,“第一,多數白電企業一廂情愿,推薦給消費者的智能化體驗并不是消費者感興趣的,并不能解決用戶痛點,諸如手機APP操控,用起來比遙控器更復雜。第二,即使知道了用戶痛點,白色家電企業的智能化技術精準度如何,能不能給用戶帶來便捷、舒適、愉悅的體驗,也很難說。”
  所以,產品依然是關鍵。中國能生產出像蘋果手機一樣受歡迎的家電產品嗎?沒人知道。正如TCL董事長李東生在談轉型時所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