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移動互聯網的春天已經到來。
基于各種移動網絡服務,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獲得海量資訊。盡管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有目共睹,然而當它的爆發速度以量化方式呈現的時候,還是會令人大吃一驚。
早在一年前,中國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已經超越PC端,無線智能服務正成為數字一代的生活剛需。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2013年上半年我國微信用戶超過4億戶,微信用戶拉動移動互聯網流量收入同比增長56.8%,電子商務市場的整體規模達到5.4萬億元,增長38.5%。
這只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3年來,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呈現迅猛增長趨勢,月同比增長率均在18%以上。
移動互聯網給汽車營銷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覷。
易車網董事長兼CEO李斌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移動端進入易車網的客戶在2013年12月已經超過了50%。他估計,兩三年之后易車網給經銷商帶去的銷售份額的80%將是通過移動端實現的。
伴隨3G、甚至4G時代到來,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從“上線”變成了“永遠在線”。其帶給傳統營銷方式的沖擊已經體現在方方面面。
汽車行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黃金發展期之后,也歸于平緩。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路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汽車品牌的傳播布陣方式也需要隨之改變。尤其是隨著政策調整以及激烈競爭帶來的產品同質化等問題,對于汽車產業來說,如何應對互聯網的移動化帶來的營銷新趨勢就更為重要。
相對于對固有營銷模式的挑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汽車營銷從業者帶來更多的是機遇。面對移動互聯網等傳播方式的發展,如何進行更加深入的營銷成為很多從業者考慮的問題。因此洞悉移動互聯網特質,更好地了解新媒體環境下用戶接受信息的方式,構建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一體化的營銷體系,將是未來汽車品牌制勝的關鍵。
移動互聯網帶給營銷方式的結構性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變了信息的承載數量和傳播形式。移動化條件下,隨時隨地能夠進行的互動,為汽車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和打造口碑和形象提供了更多可能。它改變了傳統的營銷方式,讓營銷手段更加多元化、親近化,也讓潛在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精準。
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汽車營銷正在由覆蓋大眾群體的營銷模式,轉向聚焦精細化的營銷時代。要實現真正的品牌傳播,必須精準把握用戶特征。
科技和創新,已經成為汽車營銷方式的主題。廠商創新與消費者的對話機制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汽車使用人群大眾化、年輕化的今天,汽車營銷更要跟隨消費者接受習慣的變化而變化。
此外,借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社交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便捷時代,這也是給汽車廠商帶來無限商機的一個突破口。
根據尼爾森網絡口碑監測工具Buzzmetric的結果顯示,在一年的時間段內,社會化媒體上有近614萬條關于乘用車的討論,這些討論發生在16.6萬個論壇和博客上,共有307萬個網絡用戶發起或參與討論,平均每人發布了2條討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通過了解社交媒體中其他消費者的經驗和觀點,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并作為購買汽車的依據。
移動社交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汽車品牌更好地了解消費者,找到汽車消費潛在人群,并實現品牌形象的精準鎖定,有效傳播。因此,發掘和運用微信等伴隨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社交大數據將是未來汽車營銷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