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2013年成績單已悉數出爐。得益于3G紅利的持續釋放,中國電信2013年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利潤還是用戶規模都在穩步提升。但隨著2013年12月4日國內4G TD-LTE牌照的發放,加之有線寬帶市場監管政策的調整,中國電信進入了最艱難的發展時期。
面對政策調整帶來的危機,FDD牌照似乎已成為中國電信唯一的救命稻草。然而從整個行業大背景看來,不僅僅是中國電信在期盼盡快獲得FDD牌照,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也抱著同樣的心理。在有線寬帶市場,獲得解禁的中國移動正鉚足干勁展開布局。而OTT應用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替代效應還在持續。2014年,面對來自電信業同業、異業全方位的競爭挑戰,中國電信難言輕松,唯有求變才能生存。移動虛擬運營市場已經開閘,虛擬運營商開放、靈活的運營策略在存量競爭中,或許能為中國電信創造絕處逢生的好機會。
3G釋放紅利,新興業務增長近30%
中國電信日前發布的2013年財報顯示:全年經營收入為3215.84億元,同比增長13.6%;凈利潤175.45億元,同比增長17.4%;移動用戶數達到1.86億戶,凈增2496萬戶,同比增長15.5%,其中3G用戶達到1.03億戶,凈增3406萬戶,同比增長49.3%。得益于3G紅利的持續釋放,中國電信正將主導業務從固網向移動業務轉變,互聯網流量經營取得了初步成效。
從中國電信的收入結構上來看,扣除移動終端銷售收入后,中國電信2013年的營業收入為2841.49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全年實現移動服務收入1138億元,同比增長23%,移動業務收入占比接近50%。中國電信移動數據流量、互聯網應用、信息化應用等新興業務整體增速接近30%,收入占比接近1/4。這表明,中國電信繼2012年實現從固網運營商向全業務運營商之后,在轉型移動互聯網的道路上有了更深厚的積累。
在互聯網應用與行業應用產品方面,中國電信在2013年的發展可圈可點。中國電信翼支付業務2013年交易額達到1331億元,同比增長226%;與網易公司聯合推出的易信業務,目前注冊用戶已經接近6000萬戶;大力發展云計算應用,積極推進既有產品業務“云化”。完成8大行業、16個應用基地的布局。全年行業應用拉動移動用戶凈增1300多萬戶,同比增長30%,其中翼校通等六項重點應用拉動占比超過70%。
行業政策調整,電信面臨雙重挑戰
2013年,中國電信在國內移動用戶市場上的份額超過了15%,可以說基本站穩了腳跟。但是隨著2013年底,包括4G、有線寬帶市場監管、移動業務轉售試點等一系列政策的調整,中國電信面臨的發展形勢急轉直下。
首先是TD-LTE發牌所產生的包袱。2013年12月4日,國內三大運營商均獲得了4G TD-LTE牌照,作為4G急先鋒的中國移動終于得償所愿,從網絡建設、終端定制、營銷推廣上全面推進4G商用。中國電信雖然也開啟了4G商用進程,但目前僅應用在數據終端上。由于受到諸多限制,在4G商用上,中國電信并沒有取得良好的開局,在首輪4G交鋒中表現得頗為吃力,只能寄望FDD發牌,依托產業鏈優勢和競爭對手抗衡。
而在4G網絡制式紛爭背后,4G運營本身也面臨諸多挑戰。4G商用初期,中國移動資費偏高已被用戶所詬病,而中國聯通的4G門檻有所降低,中國電信未來4G手機正式商用,要采取何種態度還有待觀察。
? 其次是有線寬帶市場監管政策的調整。在去年年底,工信部正式給中國移動頒發了固網牌照。隨著中國移動入局有線寬帶市場,中國電信寬帶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盡管目前中國移動寬帶仍低調“潛伏”,但中國移動在寬帶市場大規模向電信、聯通發起用戶爭奪戰只是時間問題。在剛剛開始的中國移動2014年光分路器集采中,我們就能看到這樣的變化,其在2012年集采量不足20萬個,而在今年則超過了200萬套。
總體而言,中國電信3G用戶滲透率已經足夠高,2G轉3G/4G后勁不足,而從異網上獲取2G轉網用戶難度較大;寬帶市場中國移動發起的價格戰將帶來明顯的沖擊,用戶維穩也會面臨挑戰。
傳統市場受阻,轉變經營模式或能破局
面對嚴峻的發展危機,中國電信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大力拓展農村3G市場,另一方面投資建設TD-LTE網絡,并申請了FDD-LTE牌照。
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在業績記者會上表示,農村地區以3G發展為主,而且潛在用戶數占到中國的一半,2G用戶會加快向3G轉移,這將是中國電信的機會。中國電信日前聯合產業鏈數十家合作伙伴,推出了三網雙待的“全網通”系列手機,可以同時兼容電信CDMA網絡、移動/聯通GSM網絡,借助3G的優勢,將目光瞄準了友商的2G存量市場。“全網通”是趨勢,在電信身上卻已姍姍來遲。
在4G發展方面,王曉初表示,中國電信今年的資本開支為803億元,其中用于移動業務的資本開支為423億元,如果FDD牌照獲批,整體資本開支增加約200億元。但4G FDD能藥到病除,拯救中國電信于水火嗎?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網絡、終端等硬件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即便FDD發牌,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同樣可以跟進。當下的3G以及正在展開的4G競爭,已經更多轉向了應用和服務,4G商用初期,高額資費成為眾矢之的就已經透露出了市場競爭焦點的變化。
顯然,中國電信要化解運營危機,不單單是深耕農村市場或者獲得FDD牌照就能扭轉的。因為競爭對手從市場發起的攻勢是全方位的,在傳統的運營模式下,無論是移動市場、寬帶市場還是互聯網、信息化應用市場,中國電信都難以招架。目前運營商轉型移動互聯網的進程開始駛入深水區,在思維轉變之后便是業務層面的創新轉變。無疑,虛擬運營商將會成為攪動電信市場的重要力量。此前,在引入虛擬運營商方面,中國移動遲遲未能拿出正式的名單,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中國移動的顧忌,虛擬運營商入局必然會加劇存量市場的競爭,中國移動絕大多數的2G存量份額將是發展的最大空間。
目前,移動轉售業務試點的推進已經進入到實質階段。如果中國電信能盤活手上的有效資源,以寬帶、3G、4G融合網絡以及終端產業鏈的合力,考慮如何利用政策調整帶來的競爭變量,或許能打出一場繼甩掉固網運營商帽子之后的漂亮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