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日前發布中國皮革行業經濟運行狀況顯示,當前行業低速增長運行穩中顯憂,生產增速趨緩原料價格波動,銷售收入回落利潤增速加快,節能減排成為皮革行業發展難點,宏觀總體向好自身亟須變革。

分析顯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生產成本大幅上漲,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業在較為嚴峻的形勢下總體運行基本平穩,基本上有效克服了宏觀經濟減速、外需增長緩慢、生產成本上升等多重外部壓力,行業發展穩中顯憂,除產量指標出現波動外,銷售、利潤、出口等指標均保持增長,而上年年底出口的意外下滑讓行業的今年發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和中國皮革協會聯合發布的中輕皮革景氣指數顯示,近四年來中輕皮革景氣指數年度曲線有逐年下移、日益平滑的跡象,顯示行業增速放緩,運行趨于平穩的同時下行壓力加大,已經從穩定區間的上限向下限滑走,未來行業發展應繼續深入推進轉型升級,穩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去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完成銷售收入11682.7億元,同比增長10.6%。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更為靈活,所占份額最大,為37.8%,且增速最快為16%,大型企業則占比最低,增速最慢。從地區來看,東部仍占主導,所占份額為77.5%,但發展增速趨緩,同比增速9%。其中的福建、廣東、浙江三省位列全國三甲,合計占48.8%,但增速均不及行業平均水平。中西部銷售收入同比增速比東部高7.4個百分點,而中部地區增速更是高達19%,其中黑龍江、山西等省的增速分別為109%和84%。
去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進出口順差744.6億美元,同比增長9%,占我國貿易總順差的28.7%。其中,出口829.3億美元,同比增長9%,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2009年皮革主體行業出口首現下降,在經歷2010、2011兩年的調整反彈后,行業出口增速近兩年來持續下滑,已經不足10%,與2009年以前的水平(高于10%)相比仍略有下降。
2014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境有望進一步向好,但存在出現波動性的可能。內需市場基本面總體良好,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新型城鎮化有序推進,鞋服類內需消費增速有望在2013年的水平上穩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雖有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政策利好,但若刺激不足,內需市場亦難有樂觀表現。國際方面,美、歐等經濟體已呈現實質性復蘇跡象,經濟宏觀面的改善將逐步傳導至終端消費,全球市場料將呈現穩中向好局面。
國內各項生產要素,特別是用工成本仍將持續提升的同時,節能減排問題仍會是行業發展中的難點,皮革主體行業多重承壓,國際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亟須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實力,同時爭取完善的外部政策與公共服務環境,確保行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