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中國表的必由之路

中國表的必由之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1 08:38  瀏覽次數:9
  當瑞士巴塞爾鐘表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舉辦第42屆的時候,中國制表業也走過了59年歲月。1996年4月,中國鐘表協會第一次組團在巴塞爾鐘表珠寶博覽會參展,從那時算起到現在一共度過了18個春秋,雖然只是每年春季的短暫邂逅,但是國外的同行卻從這一展會中認識了中國鐘表,而中國鐘表業同仁也從這一展會了解到國外的發展。品牌的格局是中國表的必由之路,而品質的保證、品位的建立、品格的積淀則是品牌發展的必要因素。
  1955年,隨著在天津制造成功了第一只手表,中國制表工業的歷史時刻從此被定格下來。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天津、上海、北京、廣州、南京、西安、石家莊、丹東、青島等地陸續建立了手表廠,它們生產的機械手表款式與品牌眾多,由于長期的市場定位,這些表款并沒有成為真正意義的高檔表。但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國已經積淀了機械機芯制造的技術。從無到有需要一個過程、從有到優也需要一個過程,機芯品質的保證正是這個過程中的核心。如今中國大陸是鐘表外觀件的重要產地,而西方許多名表的外觀件也是在中國制造的。“中國制造”的內涵已經不再是單純的“Made in China”,而具有“Made with China”的意義--中國掌握核心外觀件制造技術、與世界同步設計、制造已是現實。“中國鐘表制造”同樣也融入世界的一體化,目前中國是世界鐘表業的主要生產基地,我國鐘表制造業具備從原材料、配件、外觀件、機芯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無論從新產品開發周期,還是從產品的性價比來說,都是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制造中心。
  手表的品位首先來自于制表廠商的工藝。與制表廠商所采用工藝的價值相比,所使用原材料的價值只代表相當有限的部分。制造一款完整的手表,要求由眾多專家進行無數道工序,包括工程師、設計師、打磨師、裝配師等,甚至還有雕刻師、琺瑯師、珠寶師,這些手藝嫻熟的角色滲入到手表的外觀或者機芯制作的不同環節,看似微小的名表,實際上灌注了許多人的心思與汗水。品位的建立是對細節的追求,如果能制造出美的手表——從機芯到外觀都具有美的標準,那么離品牌鐘表的成功之路也不遠了。
  經過近60年的沉淀,制造中國品牌手表的企業已經逐漸地將產品的文化性和商業性進行平衡,其中既包括了半個世紀以來存留的機械表老廠,比如:海鷗、北京和上海等;也包括興起于珠三角地區的新近品牌,比如:天霸、飛亞達、羅西尼和依波等,還有獨立品牌:廊橋、唐龍以及孔氏琺瑯表等,她們不斷地在復雜功能、手工呈現、貴重外觀、文化歷史等方面做文章。“中國表”中陸續出現了多個第一:陀飛輪、萬年歷、打簧報時功能出現了;手工微雕、琺瑯藝術手表,為“中國表”將傳統的藝術帶入高級手表領域找到了方向;玫瑰金、鉑金等貴金屬在“中國表”中運用的越來越多;從中國文化中汲取的手表設計因素不勝枚舉……在這些品牌的觀念中,不再把國產表等同于廉價、低質,而是將“中國表”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來看待,這個名詞與“瑞士表”、“德國表”一樣,包含著當地的文化背景、自主的知識產權……因為“中國表”根基于東方大國,有深厚的鐘表歷史人文背景,面對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的時代,同樣能夠為世界帶來全新的時間面孔!
  如今,我們面臨的國際對手更加強大,因為它們已經成熟,而我們才剛剛起步。如果要走品牌之路、如果要走國際化之路,首先問問自己是否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頂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經得起折騰、受得起打擊、丟得起面子、擔得起責任、提得起精神。其次再告訴自己要成為開創傳承精神的第一代人,不管品牌之路有多長,只要有傳承的精神在其中、只要有堅持的信念在其中,它就是一條正路、它就是一條成功之路……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