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去年經營慘淡 港口航運行業今年有望見底

去年經營慘淡 港口航運行業今年有望見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3 08:51  瀏覽次數:27
  盡管港口航運業近期出現回暖信號,但今年以來BDI指數的震蕩走勢使人們對航運業整體復蘇仍有疑慮。截至4月2日,BDI指數收于1316點,較前周跌幅為17.9%,不過同比去年仍上漲52.1%。
  截至4月2日,已有23家港口航運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年報,8家公司發布業績快報。2013年是航運公司很難過的一年,多數上市公司經營慘淡,三家上市公司現首虧,扭虧為盈的公司大多也是依賴出售資產。由于去年海運業未發生實質性反轉,6家航運公司的合計虧損額高達179億元。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最壞的時候或已經過去,港口航運業開始出現回暖信號。近期隨著自貿區和國企改革概念發酵,港口航運股表現活躍。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2013年是全球運力過剩最嚴重的一年,2014年將是航運業緩慢復蘇之年。
  航運公司業績慘淡
  2013年航運業持續低迷,航運公司業績一片慘淡。受經濟增速放緩和運力過剩影響,絕大多數公司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中海集團旗下的干散貨航運巨頭中海發展和集裝箱運輸巨頭中海集運雙雙報虧,招商輪船也現首虧,*ST遠洋、中海海盛通過變賣資產扭虧為盈,*ST長油連虧四年將終止上市,*ST鳳凰暫停上市已成定局。
  *ST遠洋年報顯示,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619.3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5億元。公司表示,集團航運主業仍為虧損。公司通過出售中遠物流等4家公司股權,業績同比實現扭虧。
  同樣靠賣資產扭虧的還有中海海盛。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1823.45萬元,2012年則虧損3.72億元。公司通過出售招商證券 2800萬股票獲利2.50億元。
  中海集運27日披露年報。2013年公司虧損26.46億元,2012年則盈利5.23億元。中海發展年報顯示,2013年公司虧損22.98億元,而2012年則盈利7374萬元。
  招商輪船年報顯示,2013年度公司虧損21.8億元,不過公司巨額虧損的主因是計提了19.76億元減值準備,占虧損額的90%。由于2014年初以來航運市場好轉,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將實現同比扭虧,預計凈利潤1.4億-1.9億元。
  *ST長油在披露2013年業績虧損59.22億元之后,也即將成為央企首家退市公司。*ST鳳凰預計2013年虧損43億-48億元。雖然重組計劃獲法院批準,但因持續虧損,公司今年暫停上市已成定局。
  對于虧損的原因,多家公司表示,由于201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需求不振,加上運力持續擴張,航運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航運企業經營環境依然嚴峻。
  港口業迎自貿區發展紅利
  2013年,港口行業業績穩定增長,大部分公司保持個位數的增長。而今年以來隨著自貿區、京津冀協調發展、國企改革概念的不斷發酵,港口航運股表現活躍,其中上港集團 、唐山港股價大幅上漲。業界認為,這主要基于主題性投資及港口公司估值處于低位。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地,對港口航運業的利好將持續釋放。
  上港集團3月28日披露年報,2013年營業收入281.62億元,同比減少0.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56億元,同比增長5.76%。
  天津港年報顯示,2013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63億元。完成吞吐量總計3115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17%。重慶港九年報顯示,公司2013年度實現凈利潤7793.75萬元,同比增長19.28%。錦州港 2013年度實現凈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17.85%。
  產能過剩、結構失衡正困擾著港口行業。2014年多地提出打造億噸港口目標,在港口建設方面的加碼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情況。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院副院長賈大山表示,今年港口建設投資900億元,全年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預計約80個。近期交通部公布《關于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將促進港口協調發展,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防止港口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
  廣發證券分析師張亮認為,港口企業,尤其是沿海大宗品主要貨種的港口,單純依靠裝卸業務創收創利的模式面臨一定的增長瓶頸。未來港口企業可以通過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進行轉型升級,包括擺脫地域限制,通過收購增速較快的國內港口或者海外港口實現增長;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通過切入“腹地-港口”全程物流、貿易、金融、保險等獲得利潤;綜合利用岸線資源發展港口地產。
  券商普遍認為,自貿區的建設將為背靠自貿區的港口公司業績提升帶來明顯利好,這類港口公司作為全球物流樞紐,可憑借有利政策開展全程物流和金融創新。
  2014年有望見底回升
  2014年以來,不管是油運市場還是干散貨市場,都相較去年同期好轉。
  對于2014年的航運市場,不少業內人士和券商分析師認為,航運行業已處于周期底部,2014年下半年拐點可期。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隨著世界經濟增速加快、運量需求增加,船東控制運力投放并加大老舊船舶拆解力度,航運業供需狀況將逐漸好轉,港口航運業景氣回升。預計今年全球運量需求將增長5.4%,新船完工交付1.15億載重噸,老舊船舶拆解量為4500萬載重噸,年底全球運力增長4.1%,運量增速首超運力投放。
  申銀萬國分析師預計2014年航運公司自“現金平衡點”過渡到“盈虧平衡點”,大部分航運公司將扭虧為盈。近期航運產業鏈有三個積極變化:新造船價格上漲推動船舶資產價值回升、經營性現金流由于運價抬升將得到改善、資源品新興國家匯率貶值間接驅動需求。
  興業證券研究認為,歐美經濟復蘇將推升運價上漲,國際海運業已開始緩慢復蘇。長江證券則對招商輪船等公司處置老船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給予認可,認為此舉可將運價風險一次性釋放。由于世界經濟整體向好,交船量明顯降低,干散貨和油輪市場有望走出兩年向上周期。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