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其魅力之一在于其相對于消費互聯網來說壁壘較高,不存在贏者通吃的局面,在特定領域里面深度經營可以修建較高的城墻。優勢產業資源地位一方面體現在區域經濟里面的優勢地位,比如地理位置優勢,臨近資源產地、消費地、存儲地;一方面體現在產業鏈中的核心位置。
從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路徑來看,掌握了客戶資源,借助互聯網手段可以更方便的對客戶需求進行多維度的挖掘和服務,這個趨勢正從B2C向B2B蔓延。擁有企業用戶資源是通向產業互聯網之路的重要保障,可以發展針對細分行業的互聯網應用,也可以發展針對通用行業的互聯網金融、虛擬運營商、企業培訓、企業社交等應用。
從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路徑來看,掌握了客戶資源,借助互聯網手段可以更方便的對客戶需求進行多維度的挖掘和服務,這個趨勢正從B2C向B2B蔓延。擁有企業用戶資源是通向產業互聯網之路的重要保障,可以發展針對細分行業的互聯網應用,也可以發展針對通用行業的互聯網金融、虛擬運營商、企業培訓、企業社交等應用。

具備了優勢產業資源與企業客戶資源并不意味著企業一定能夠成功轉型成產業互聯網公司,企業還需要有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服務能力。企業的決策者需要以數字人的思維去部署決策,而不能停留在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的工業化思維時代。從企業的戰略部署到組織結構都要進行適應互聯網的改造,企業需要更開放、更關注用戶的體驗、組織結構扁平化。
根據企業在產業鏈中所處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產業互聯網化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分別為交易平臺、增信融資平臺、智能制造平臺、物流平臺。
交易平臺不僅體現為B2B電商,更體現為對產業信息的集成、產業技術的交易、產業商品定價的話語權。顯示供求信息僅僅是交易平臺最原始的功能;交易撮合、支付集成、線下物流倉儲是交易平臺的中級模式;而對產品標準化、指數化、金融化,進而影響行業商品的定價是交易平臺的高級模式。
傳統的金融機構獲取小微企業的信息成本以及服務成本相對較高,而互聯網環境下的增信融資平臺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較好途徑。小微企業通過增信信息平臺提交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融資請求,增信平臺對信息真實性進行一定的審核,然后提交給銀行,從而降低了銀行小微客戶的獲取和服務成本。
智能制造平臺通過對行業最新技術的跟蹤和智能裝備的研發,為產業提供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具有競爭力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其核心在于不僅能為企業提供制造裝備,還能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在原料技術、制造技術領域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提高裝備的智能化程度和聯網能力,適應柔性化個性化的制造趨勢。
物流交付平臺主要為了適應在O2O趨勢下,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需求。
在產業互聯網的大潮背后,互聯網+金融+X是其核心。我們相信,產業互聯網將很快在各個領域滲透蔓延,無論是教育、醫療等較輕的服務業,還是橡膠、建筑、煤炭、鋼鐵等較重的工業,均將感受到這場變革。其中,互聯網和金融將成為產業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發展的兩大工具,互聯網對應的是信息流,詮釋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和思維模式;金融不僅體現在支付結算方面,而且還應用于資金融通,通過資金的流通引導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推動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