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62億港元入主文化中國,馬云攜手史玉柱參股華數傳媒,高金食品60億購并印紀傳媒,華錄百納25億收購藍色火焰,中青寶一口氣吞下三家游戲公司,當代東方定增25億布局影視業……在多重因素驅動下,去年幾近瘋狂的文化產業并購在今年依然高潮迭起。
據統計,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國內共發生近百起文化產業并購案,涉及電影娛樂、游戲、廣告、出版、有線和衛星電視等多個子行業,累計交易金額736億元人民幣,數量及金額均遠超去年同期。
據統計,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國內共發生近百起文化產業并購案,涉及電影娛樂、游戲、廣告、出版、有線和衛星電視等多個子行業,累計交易金額736億元人民幣,數量及金額均遠超去年同期。
從并購類型來看,去年主要集中在影視、游戲類,而今年相對分散,除影視、游戲外,還涉及廣告、教育等。
在這些并購案中,上市公司成為主要群體之一。以掌趣科技為例,繼去年2月6日收購動網先鋒、10月16日斥資17.39億收購玩蟹科技100%股權及8.14億收購上游信息70%股權后,今年1月13日,其又以2200萬增資筑巢新游35%股權,隨后又于3月4日再大手筆投資文化類資產,斥資1.28億增資歡瑞世紀影視。昨日,公司又宣布以2000萬元參股智能手機創投基金——冠潤基金。
談及進行文化產業并購的動因,天舟文化董秘喻宇漢告訴記者,“現在文化行業整個政策面的支持比較大,二級市場也比較認可,同時公司本身傳統的出版行業也需要轉型升級。”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部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給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并購文化類資產的動因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出于傳統行業轉型的需求,如高金食品、中南重工、湘鄂情等;第二類是欲跨界搶占文化產業的機會,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萬達、恒大等;第三類是欲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如中青寶、華錄百納、華策影視、奧飛動漫等;而藍色光標、天舟文化、華誼兄弟、掌趣科技等公司,則期望通過并購發展成為全產業鏈的綜合傳媒集團。
在喻宇漢看來,此前因政策、歷史因素等致使傳媒企業在區域、行業方面出現明顯區隔,如今隨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廣電總局合二為一,令行業看到了未來融合的趨勢,同時整個行業政策鼓勵跨行業、跨區域發展,“這種政策環境與發展機會下,未來綜合性傳媒集團必然會越來越多。”
不過,同創偉業副總裁張嘯則認為,文化傳媒行業屬于創意行業,消費潮流呈現高速、高頻變化的特征,企業僅僅依靠內部的團隊很難不斷抓住最新的潮流,而這類企業的品牌價值又往往取決于企業能否一直引領潮流。因此,外延式發展成為企業騎虎難下之舉,“只有這樣,才能令消費者一直追隨,企業成長性才能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