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帶領課題組發現,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可通過直接結合細胞漿中的信號轉導蛋白分子并影響其磷酸化的新方式而調控免疫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功能。該成果為研究lncRNA發揮生物學效應的作用機制提出了新觀點,并為免疫細胞分化發育與功能調控研究提出了新方向。相關成果發表于新一期《科學》。
樹突狀細胞(DC)作為機體免疫系統的“哨兵”,在識別外界病原體入侵并啟動免疫應答反應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關于DC如何定向分化發育及其免疫激活功能如何得以有效發揮,成為免疫學領域的研究重點。
在“973”計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下,曹雪濤與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王品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組成聯合研究團隊,用轉錄組芯片和RNA-seq高通量方法,動態分析了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分化為非成熟DC、成熟DC過程中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表達譜變化,發現了一個在人DC中選擇性高表達的lncRNA并將此功能未知的新lncRNA命名為lnc-DC。
研究表明,lnc-DC存在于DC胞漿中,能通過一種尚未報道過的作用方式,即通過其3"端結構區域直接結合胞漿中信號轉導蛋白分子STAT3并保護STAT3的Y705位磷酸化,從而增強DC中STAT3信號通路,發揮其維持與促進人DC發育成熟和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能力,由此對DC分化發育、抗原提呈與免疫激活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專家認為,該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lncRNA作用的一種新模式,為lncRNA功能與機制研究以及細胞信號轉導調控提出了一個重要方向。lnc-DC的發現也有助于新型高效DC疫苗的研發與疾病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