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新能源汽車“退燒” 車企走量更應走心

新能源汽車“退燒” 車企走量更應走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09 13:36  瀏覽次數:19
  盡管國內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十分亮眼,但資本市場的火熱炒作卻在“退燒”,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市值大幅縮水。專家指出,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應被低基數造就的高增長所蒙蔽,必須打造擁有核心技術和成本優勢的產品,才能打動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
  今年2月底,北京首次配置新能源汽車指標,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比亞迪、萬向錢潮、江淮汽車等A股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上漲,其中比亞迪3月初的市值一度達1400億元人民幣,接近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的40%。
  一些在自有技術上面臨短板的國內車企,積極出海獲得資本市場追捧。萬向集團4月初公布,已經完成對美國知名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科交割工作,這家公司一度在美國成為特斯拉的有力競爭者。受此影響,萬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萬向錢潮股價一季度最多上漲了170%。
  然而從二季度開始,新能源汽車概念開始“退燒”,比亞迪從股價高點持續下跌兩個月,市值縮水360億元;萬向錢潮股價也從年內高點下跌了33%。
  記者統計發現,去年全年,比亞迪136次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這幾乎創下國內上市公司年度被調研紀錄。但是,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2014年一季報顯示,大批機構投資者在一季度逐步撤離了一些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車概念在資本市場熱度減退有其內在原因。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4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共銷售6853輛,實現了1.2倍的增長。但從汽車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市場對比看,這種增長是低基數造就的高增長,能否延續還有待觀察。
  在今年北京國際車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車達79輛,每14輛展車中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中汽協副秘書長許艷華認為,一季度新能源轎車銷量占總銷量的80%,更進一步表明私人消費比重大幅增加。
  然而,新能源汽車特別是自主品牌產品的銷售和盈利現狀卻不樂觀,以比亞迪為例,雖在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都獲得突破,比亞迪“秦”在上海等地享受相關優惠,但其2014年第一季度財報并未體現出該領域帶來的盈利能力,凈利潤僅為1196萬元,同比下滑89%。
  行業專家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走量”更應“走心”,必須打造擁有核心技術和成本優勢的新能源汽車,才能打動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
  實際上,在治堵與環保政策推動的大環境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確實給了車企一個“走量”的大好機會。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汽車限購政策上看,新能源汽車明顯受到優待。
  商務部貿易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4年消費市場發展報告》指出,空氣污染的環境壓力或使汽車“限購令”席卷更多城市,一線、二線城市的汽車消費或將遭遇“天花板”,但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明顯利好。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雖然北京等地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很大,但是市場對這一新事物能否接受,還要看產品價格、充電便利性、地方補貼跟進程度甚至是成品油價格變化等眾多因素,如果國內自主品牌沒有像特斯拉那種在技術、相對價格、設計上都十分出眾的產品,將面臨與傳統汽車激烈競爭的尷尬境地,同時也很難打動政策制定者在充電、補貼等政策上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