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大豆目標價格政策見效 首批臨儲大豆拍賣遭搶購

大豆目標價格政策見效 首批臨儲大豆拍賣遭搶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22 09:03  瀏覽次數:22
   “產區大豆收購價已攀升至近幾年的高點。”5月21日,黑龍江一油脂企業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感慨道。
  在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出臺之前,市場擔心,停止收儲后最后一批四五百萬噸的臨儲庫存一旦拋出,將會對市場造成沖擊。但出乎意料的是,5月13日,第一批國儲大豆掛牌拍賣,成交狀況良好,成交價格亦創新高。新政出臺后的兩個交易日,大豆期貨價格仍持續上漲。
  而現貨市場也是“漲”聲一片。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農民忙于播種無暇售糧,產區大部分油廠處于停機狀態,購銷總體處于停滯狀態,即便如此,目前東北產區大豆現貨均價仍爬升至4877元/噸,這也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新高。
  據悉,目前,黑龍江地區農戶手里有30多萬噸大豆,企業和貿易商手里有50多萬噸,加起來不到90萬噸,而黑龍江地區的大豆年加工量在1500萬噸左右,供應緊張也是造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價
  國家發改委5月17日宣布,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要求,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為4800元/噸。
  至于目標價格的制定依據,發改委等部門并未給出進一步的解釋。但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徐雪高對本報記者說,定價依據的就是大豆和玉米的比價關系。
  據了解,國家相關部委此前曾就大豆目標價格征求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黑龍江建議將大豆的目標價格定在5600元左右/噸,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則認為應該在5200元-5400元/噸,后來達成的意見是5200元-5600元/噸。
  盡管出臺的目標價格比2013/2014年度大豆4600元/噸的收儲價高出200元,但大豆的種植收益仍不及玉米和水稻,低于市場預期。徐雪高說,從目前公布的結果來看,目標價格制定部門沒有按照讓外界以為更合理的1∶2.8制定,而是更低的1∶2.3.
  不過,在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研究員馬文峰看來,之所以出臺的目標價格仍低于1∶2.8,大豆種植收益遠低于玉米和水稻,是因為國家不想影響主糧的種植面積和產量。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并不同意馬文峰的觀點,他對本報記者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明確指出:大豆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既可用于居民的主食消費,又是重要的食用油加工原料。
  “另外我國玉米工業消費基本占到玉米消費的三分之一,其它大部分用在飼料上,人食用是極小一部分,而大豆幾乎都在直接、間接食用,從大豆的營養價值和消費結構來看,其糧食作用遠高于玉米。”王小語說。
  影響
  目標價格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大豆國家臨儲政策已取消。而在此之前,國家在東北地區已開展了連續六年的大豆臨儲收購政策,國內大豆市場價格跟隨臨儲收購價格水漲船高。
  但連續多年的國產大豆臨儲收購政策并沒有刺激農戶更多地種植大豆,反而導致國產大豆產業的不斷萎縮。
  “面積縮減原因,一方面是進口轉基因大豆沖擊,擠占了國產大豆的市場份額;另外一方面是玉米、大豆比價結構扭曲,玉米、大豆作為旱田作物,種植面積處于競爭狀態,此消彼長。”王小語稱。
  據介紹,目前黑龍江多數地區的大豆播種已經臨近尾聲,剛剛出臺的目標價格政策對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影響不會非常明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大豆單產仍然較低,種植收益不及玉米和水稻,種植面積預計還將進一步下滑。
  不過,王小語認為,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能有效遏制大豆面積下跌的趨勢,效果會在明后年顯現,有利于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希望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能恢復到8000萬畝歷史最高水平。
  在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出臺之前,讓市場擔心的是,大豆庫存目前約400萬-500萬噸,停止收儲后,這些庫存可能釋放到國內市場,勢必造成沖擊。
  “5月13日第一批國儲大豆掛牌拍賣之前,由于受到拋出可能造成的供應壓力以及起拍價低的影響,國內大豆期貨價格持續下跌。”上海神凱投資公司投資經理高艷濱對本報記者說。
  但是,拍賣當天,國儲大豆成交狀況良好,成交價格亦創新高,超出市場預期。黑龍江存儲大豆計劃銷售200113噸,幾乎全部成交,均價4415元/噸。受此影響,大豆期貨出現了報復性上漲,即使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公布后的兩個交易日,大豆期貨也連續上攻。
  “黑龍江很多企業都在搶購低于市場價的國儲大豆,目前黑龍江地區農戶手里有30多萬噸大豆,企業和貿易商手里有50多萬噸,加起來不到90萬噸,而黑龍江地區的大豆年加工量在1500萬噸左右,供應緊張。”高艷濱說。
  數據顯示,目前東北產區大豆現貨均價為4877元/噸。
  高艷濱認為,國產大豆市場價在4600元以上/噸接受度比較高,未來一段時間大豆價格會在4600元-4800元/噸之間波動。
  細則
  成敗在細節,后續政策細則的制定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糧食問題專家程國強在5月16日召開的中國糧食安全與供給保障高層研討會上表示,政策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在于操作設計。
  發改委表示,實行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大豆。“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按地區確定會靈活一些,畢竟各個地區的市場環境、種植成本、平均畝產都有所差異。”王小語稱。
  問題還不止這些,程國強認為,如何真正使補貼與農民的種植面積或產量掛鉤,體現鼓勵多種糧、種好糧,目前存在許多技術困難,比如,如何核實農戶的實際種植面積或產量。
  到底按照種植面積還是承包面積補貼,業界也存在分歧,因為有些地是由農戶承包的。按照種植面積補貼的好處是,有利于提高種植積極性,但核算工作量非常大,所以應該以承包面積進行補貼,這樣操作簡單些。王小語和徐雪高都建議按照承包面積補貼。
  此外,還有就是市場價格該如何科學測算的問題。本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已于5月上旬赴黑龍江等地,對大豆價格監測點設置和監測方法開展調研,以準確監測大豆實際交易價格。
   “目標價格全國是統一的,關鍵是市場價格,是全國搞一個統一的價格,還是一地一價?我認為,市場價一省一價還是比較合理的,要防止種大豆多的人反而補貼少的不合理現象出現。”徐雪高說。
  徐雪高認為,大豆的市場價格應該根據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試點地區大豆市場平均收購價格確定,一省一價。馬文峰說,發改委有專門機構,可以地方物價局監測提供的數據作為依據。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