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奢侈品大牌業績集體滑坡 在華發展策略亟待調整

奢侈品大牌業績集體滑坡 在華發展策略亟待調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0 10:16  瀏覽次數:13
  奢侈品市場進入寒冬期。意大利奢侈品品牌PRADA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2-4月公司凈利潤1.05億歐元,同比下跌23.8%,銷售額也出現了0.6%的下滑。
  PRADA也成為奢侈品牌的發展寫照。近期,下滑、增速放緩等描述也頻繁出現在GUCCI、LV、萬寶龍等奢侈品牌的最新財報中。一季度,LV營業收入72.1億歐元,同比僅增長4%。在2012年同期的增幅則高達25%;此外,GUCCI在一季度的銷售增長也僅有0.3%,按實際匯率計算則下滑3.2%;萬寶龍更是繼去年三季度銷售同比下降3.5%之后,業績再度下滑5%。
  業內人士認為,業績下滑的正是前幾年在市場風生水起的品牌,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市場占有率較大,前幾年發展迅猛而快速開店,市場萎縮后,最先顯露不佳業績的也是它們。
?  奢侈品品牌業績下滑與中國市場持續低迷的表現密不可分。LV方面表示,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奢侈品市場增速顯著放緩是公司告別高增長的主因。GUCCI的表現也充分驗證了這一點。GUCCI直營門店銷售按年上漲6%,其中亞太地區僅上漲2%,不及日本市場表現強勁。GUCCI在中國地區的銷售則處于萎縮境地。分析人士表示,奢侈品的中國策略主要是品牌主導型:認為消費者只認品牌,對于產品本身的關注度并不高。隨著消費者的日漸成熟與理性,這種戰略已經滯后,中國人不再單純地迷戀品牌而是開始關注產品的質量、品質、設計等。
  新光天地某奢侈品牌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消費者購買商品只認品牌,對款式要求不高,多詢問是否是新款。但是現在消費者更挑剔,對顏色、款式,搭配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近來,為迎合消費者的轉變,奢侈品牌在逐漸從品牌主導過渡到產品主導,即去LOGO化。LV、GUCCI先后推出無LOGO款產品,但從財報上看收效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快速。
  奢侈品領域專家周婷認為,國內奢侈品市場經過前幾年的快速發展,正從盲目過渡到理性,這個過程從財報上則體現出業績下滑或者放緩的現象。在這個階段消費者的需求有所改變,但品牌沒有意識到,這就使得消費者開始遠離甚至拋棄該品牌。弱化LOGO只是奢侈品的一個調整策略而已,接下來品牌還應該尊重消費熱情,五星級購物體驗不能再僅僅是個口號。同時,品牌還要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消費者回歸理性之后,不再需要用價格來體現自我價值。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