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智能硬件潮在放肆發展2年后,創業公司開始意識到:只有抱團才會更有發展。于是,在海外,Misfit開始和Shine聯手,Jawbone則和Nest玩起了聯動。
在國內,這一現象同樣已經發生,典型例子是這周兩家創業公司麥開和Bong合作的開始,一個是做體脂秤,一個是做手環。這背后的邏輯是怎樣的?必然性在哪里?硬件再發明讓兩家創始人現身說法。同時也聽到了其他創業者的看法,比如BroadLink的劉宗孺,在看到硬件再發明針對廠商合作的報道后,他對我說,此類合作,已經和正在發生的案例不僅如此,硬件初創公司對合作的訴求比我們想的更強。
在與幾位的交流中,讓我驚訝的是,初創公司的合作初衷并不是抱團抵御強敵這么簡單,這或許是一個理由,但不是最重要的出發點。讓智能硬件具備更豐富完整的體驗,也就是更好的體驗。另一方面對數據、用戶和銷售渠道的打通,確實可以讓智能硬件更有想象力。這背后的原因和邏輯可從這幾方面看:
一、要完整體驗 只能合作

“現在體重秤(或體脂儀)和手環用戶的交叉度很高,合作主要出于提高用戶體驗的目的。”Bong創始人和CEO顧大宇此話道出了智能硬件公司選擇合作的關鍵,各家產品雖然不同,但用戶大都是第一批智能硬件產品的嘗鮮者,用戶重合度高,是很自然的事。
這樣的后果是,硬件公司各自拓展用戶難。用戶在智能硬件的體驗上也增加了一道屏障和繁瑣的過程,使用幾個產品,就有幾套用戶系統和APP,讓智能不是真正的智能而是繁瑣。
以上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數據。麥開創始人CEO李曉亮道出了其中考慮,“從整個行業的未來趨勢看,智能硬件經過了2012~2014年的發展,智能硬件已經很多,但真正有用戶粘性的并不多。問題在于,現在是產生數據,但是數據并沒有用起來。如果數據的方方面面都有之后,數據就會變得比較有價值。聯合之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Bong和麥開合作的方式是將數據和用戶打通,雙方用戶如果也在用對方產品,在同一個APP里就能看到對方設備的數據。第三個原因,才是抱團具有更大的能量,來抵御巨頭。
顧大宇說,這個合作的有1個前提和2各基本原則,前提是:提高用戶體驗為目的。原則是:數據互換是平等的;聯合營銷和銷售是互相免費的。 簡單概括就是平等互利。
二、聚沙成塔 只走了第一步
在國內數百家創新硬件公司和團隊中,這種合作范圍仍然太小,一兩家合作難成氣候。不過細看下來,這是個必然的過程,從原子到分子,聚沙成塔。
早期是小范圍的聚集,比如現在是秤能夠和手環合作。另一面,血壓儀和血糖儀能夠合作。之后此類小的合作團體能進一步合作,形成更大一個級別的合作團體,最終的發展將是,由多家不同領域的智能硬件公司,組合成一個網狀結構的合作體。
如果與互聯網區分開看,這將是一張智能硬件網。“從行業來說,還是一種合作的不斷嘗試。也會和其他方面的人在合作。短期是比較簡單,之后,會有更多形態,從到小的聚合到大。”李曉亮說。
1
?
(穿戴類產品在2018年將是價值百億的市場)
三、強敵在前 是否可怕
很多人看待這類公司的合作,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要抱團搞定像小米這樣的對手?但從我感受到的態度來看,并非如此。對巨頭他們有兩個看法:
1、巨頭教育了市場。以手環為例,小米的介入看似破壞了規則,將手環價格打回原形。但顧大宇認為,“小米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是普及了手環的概念。”
2、成本控制細分玩家更擅長。其實創業公司抱團在抵抗巨頭的低價策略上的幫助并不大,需要的是在細分領域的專長,比如做血壓儀的就專門把血壓儀做到成本最低,做秤的就把秤做到最低。李曉亮這次打算將其第二代體重秤賣到49元,取消了液晶屏和體脂測試。他認為成本降低的核心是其訂購量比較大,和上游的藍牙芯片商等供應商可以把價格壓得更低。
從這兩點來看,巨頭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把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比別人牛。
四、問題:淺層合作如何加深
我認為Bong和麥開的合作還不夠深入,一是雙方APP并沒有完全合體,舉例,你要在Bong的APP里看麥開秤的數據,需要在APP里再打開一個APP,我認為這是一種淺層次的合作。
另一方面,李曉亮所說的“數據用起來”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數據釋放和共享了,但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
李曉亮說用戶完全打通現在還不太可能,之后可能是不斷滲透。在數據挖掘上,顧大宇認為需要第三方開發者來貢獻一些力量和想法,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生活、減肥等方面的建議和方法,讓智能硬件的數據用起來。
“現在不在主界面,需要一個迭代的過程。自己我們也在做一些應用方面的嘗試,形成規律之后,再轉移到主場景上”顧大宇說。
五、聯動和用戶:兩種合作訴求
BroadLink CEO劉宗孺也列舉了一些他們合作的例子,BroadLink的智能家居產品馬上要和Bong II手環進行聯調,通過手環的“Yes鍵”實現和智能家居產品的聯動。他們也在和做環境監測的iKair等合作。
由此可以看來,目前這種智能硬件公司的抱團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像Bong和麥開,主要是用戶和數據的打通為目的。第二類,則是為了實現智能硬件的聯動,特別是智能家居類的產品。這兩類合作訴求的一個共同點在用戶體驗的提升,智能硬件使用價值的提升。
六、從“戀愛”能否到“結婚”
目前,這種合作都處在“戀愛”階段,因為合作方沒有涉及到資本合作。對此,顧大宇說,“先把戀愛談起來,結不結婚再說。需要非常務實,前面談的太宏大,后面會束手束腳。
結語:正在形成的硬件網
在與三位創始人的溝通中,一個共同不斷提起的詞是“用戶體驗”,這里的用戶體驗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讓一個產品更好用,而是基于這一點,“在智能硬件創業中,一家公司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
在面對巨頭方面,現在的硬件創業公司都比較理性,一方面認為巨頭們是在教育市場。另一方面也坦承,巨頭是阻擋不住的,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用戶體驗、數據挖掘、降低成本。
從1+1到2,再從2+2到4,合做將是智能硬件公司的一個發展常態,由多家不同領域的智能硬件公司,組合成一個網狀結構的合作體——智能硬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