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透視 » 中國樓市庫存量已經達空前高度 消化需18.1個月

中國樓市庫存量已經達空前高度 消化需18.1個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9-01 13:16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數:18
? 外媒稱,中國住宅銷售價格正在下跌。從今年5月到6月,70個大中城市中環比房價下跌的城市從35個增至55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也從5月開始連續3個月錄得負增長。
? ? ?《經濟學人》周刊8月26日刊發題為《中國不動產熱終結的虛與實》一文稱,國內外的新聞報道及經濟分析中也開始出現“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經濟崩潰”的論調。這并不是中國房地產市場首次出現調整,從2008年初到2009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初樓市都曾陷入低迷。但與此前兩次由政府出面抑制貸款或通過限購抑制房價的政策性因素不同,市場因素在此次調整過程中占據了較大比重。房價上漲的同時建設加速,由此導致了供應過剩,銷售低迷,有意購房者開始觀望,結果導致市場進一步蕭條。
? ? ?文章說,目前房地產市場庫存量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6月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面積達到2.6218億平方米,刷新歷史紀錄。若以目前的存銷比計算,市場需要用18.1個月才能消化完這些庫存。
? ? ?文章認為,樓市低迷最大的問題是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在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到約一半。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統計,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相關投資就占到23%,另有25%的基建投資,其余52%則主要投在提升產能方面。但從兩三年前就開始出現的鋼鐵、玻璃、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已逐步抑制了對提升產能的投資。所以在去年,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開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日漸低迷后全世界都開始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大幅放緩。
? ? ?但文章說,雖然房地產市場表現疲軟,但政府的微調措施刺激了基建領域的增長,也在某種程度上支撐了整體投資局面的穩定。中國經濟仍處在發展階段,城鎮化也在推進中,增加基建投資的余地著實不小。
? ? ?文章還說,中國的政府性債務比例在全球也處于較低水平。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短缺的問題雖令人擔憂,但在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結構調整后,增加了地方債的發行,加之國企民營化進程加快,還是能確保有足夠財源用于基建投資的。
? ? ?那么房地產市場疲軟對就業問題影響幾何呢?文章稱,誠然,如果房地產熱潮退卻,那么鋼鐵、水泥、家具等相關行業勢必受到較大影響,但中國當前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創造就業的明星行業正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
? ? ?文章分析,中國目前的情況與美國次貸問題推高金融業連鎖破產風險之時大不相同。以中國的銀行為例,大多數情況下抵押1000萬元的不動產僅能得到500萬元貸款。也就是說,只要房價不跌到一半以下,風險就不會波及銀行。
? ? ?如此看來,雖然房地產熱潮的終結勢必會對宏觀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過于悲觀的看法也有失冷靜。實際上在中國國內已出現冷靜的觀點,他們認為,房地產行業黃金期的結束應當是中國經濟所樂見的。
? ? ?迄今為止房地產業集中了大量資金,卻未惠及實體經濟。高房價支撐了投資主導型的粗放經濟增長模式,而增長方式的轉變使得這樣的局面發生了變化,這也是中國所希望的。所謂增長方式轉變,就是由過去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主導的經濟向以消費為中心的內需型經濟轉變。
? ? ?文章稱,如果對中國目前所處的產業結構轉型期冷靜觀察便會發現,在內外齊聲高唱“市場崩潰論”的背后,是那些希望政府放寬抑制房價的政策、提供更大流動性以便通過既有增長模式維持既得利益的人。
? ? ?文章最后說,房地產熱潮退卻這一中國經濟結構轉變的標志不應被簡單地與中國崩潰論聯系在一起。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