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依托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3個自由貿易園區”,并對上海自貿區進一步改革開放進行了部署。
???? 會議認為,上海自貿區設立一年多來,圍繞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環節,在體制機制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因此粵津閩三地可在現有基礎上,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
12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廣東、天津、福建三個省市正在抓緊擬定自貿區試點方案,方案將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區位特點、產業基礎等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商務部將全力推動這項工作。
???? 對此,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叢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我國當前面臨區域合作的開放格局,第二批自貿區試點的出現不僅將為所在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還將進一步提高我國整體對外開放水平,有助于形成更多可復制的經驗,同時也有助于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釋放經濟活力。
??? 粵津閩地緣優勢突出
???? “此次公布的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名單包括三個區域,此前呼聲一直較高,這三個區域都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對外開放經驗以及優質的現有保稅園區等共同的優勢因素,又各具區域特色,是整個區域開放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區域。”
???? 叢屹指出,廣東自貿區作為粵港澳的一個重要開放窗口,以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三大平臺為基礎,重點在于與港澳的合作,未來在高端金融服務業上將有較大發展。
???? 實際上,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的開發此前已被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并上升至國家戰略,三大平臺均以港澳合作為使命。中信證券研究部近期發布的《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點評》中指出:“南沙、橫琴、前海、白云,與上海的錯位競爭優勢體現在同香港和澳門的互動方面以及服務貿易方面,重點是金融領域。我們判斷,廣東自貿區在金融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可能超過上海。”
???? 而天津作為環渤海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及開放性窗口,主要服務環渤海地區,面向東北亞,且天津港位于“一帶一路”的連接點,地緣遼闊能緩解北京的城市壓力,資源也能夠進行共享,天津自貿區的建設將會極大地促進投資便利化及貿易便利化。
??? 對于福建自貿區,叢屹認為,主要將發展臺海貿易,促進大陸與臺灣地區的經濟合作,“福建主要起到對臺橋頭堡的作用,尤其是廈門,坐落在海西,將成為海峽兩岸合作的重要試驗窗口。同時,也將為其與東盟諸國的貿易往來搭建起更好的政策平臺。”
???? 據了解,廣東自貿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著力在營造法制化、國際化經營及商貿環境、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試;天津自貿區則將體現四大特色,即北方港口樞紐、金融創新、高端制造和服務京津冀一體化;福建自貿區重點在于突出對臺自由貿易,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合作前沿平臺,或將采取一區多園的形式,即在福建自貿區大框架下分別在廈門、福州、平潭綜合試驗區、泉州設立四個自貿園區。
???? 叢屹進一步強調,如果說此前的上海自貿區是出于對自貿區的一般性探索,那么,此次廣東、天津、福建三地擴容則是出于對自貿區的差異化探索。“由于廣東、天津、福建三地的優勢、發展潛力和資源優勢等條件各不相同,且不同的邊貿、口岸和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借鑒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尋找適宜當地的可推廣創新案例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復制。”
??? 新常態下的制度紅利
???? 自貿區擴容并非是給個別地區的“政策紅包”,而是一種制度紅利。叢屹指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不再強調增長速度,而更多關注于經濟發展的質量。”對中國而言,新常態的真正含義是中國必須要進行的“調整結構和轉型升級”。他表示,自貿區試點、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持續發力將極大推進中國市場與國際接軌,營造良好的創業及創新環境,擴大自貿區試點將幫助中國的區域開放戰略更加全球化,形成更為開放的格局,并取得推廣經驗,同時幫助更多的經濟參與者在新常態下積累管理市場、應對風險的經驗。此外,朝著創新型、高附加值等方向重塑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貿易結構將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更為穩定的新引擎。
???? 叢屹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強調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時,就曾提出“積極推動,數點展開”的發展戰略。他認為,“數點展開”的內在邏輯就在于從區域開發的角度,結合區域發展戰略格局調整,進行重點布局,對內抓區域開發戰略,對外更好地提升我國參與到全球分工中的發展與競爭優勢。
????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在叢屹看來,目前的自貿區建設主要在沿海展開,但將來也將會逐漸推廣到沿江、沿邊、沿線展開,中西部也將逐漸加入到整個自貿試驗區推廣的整體發展規劃中。
???? “首先在中國三個最大的經濟圈域,即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布局,而第四大經濟圈,即成渝經濟圈在下一輪自貿區擴容中的優勢是可以預期的。”叢屹指出,成渝經濟圈是中西部最大的經濟圈,在對外開放,尤其是連接歐亞板塊的開放格局中舉足輕重,將帶動整個中西部對外開放。此外,長江經濟帶、以渝新歐為依托的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以鄭渝昆鐵路為依托的向南開放大通道,這“兩帶一路”的地理交集點恰恰都在重慶,重慶也就成為三大戰略的交匯點。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和“兩帶”建設的樞紐,重慶的這種優勢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