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去年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三處提到新能源汽車,將其作為經濟新的增長點。記者發現,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的盈利也隨之水漲船高。
? ? ?從已披露的年報和業績快報可看出,在新能源汽車的諸多細分行業中,鋰電池企業的盈利增長最為明顯。
? ? ?數據顯示,贛鋒鋰業2014年利潤總額上漲18.82%,高出2013年14個百分點左右;九九久2014年利潤總額上漲16.89%,而2013年為下降59.73%;新宙邦利潤總額也從下降5.91%變為上漲9.92%。
? ? ?即使是盈利不理想的多氟多,其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多氟多董秘陳相舉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動力鋰電池所用的六氟磷酸鋰去年共生產2200噸,占有較大市場規模,且今年需求還在繼續擴大。
? ? ?整車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目前的規模較之整個汽車產業而言較小,其對車企的利潤貢獻并不明顯。同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電氣設備行業貢獻的利潤也較小。
? ? ?不過,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制約瓶頸已經從過去的有車沒車、好不好用,變為充電設施建設,今年要加大對各試點城市建設充電設施的支持力度。
? ? ?此前,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過多,已導致行業內的產能過剩。
? ? ?而從今年企業公布的年度數據來看,這一現象似乎已有所好轉。海通證券分析師廖瀚博表示,過去幾年動力鋰電池企業發力過早是導致競爭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快速增長,鋰電池行業相對過剩的局面也將得以緩解。
? ? ?而從補貼的直接受益者車企來看,補貼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仍比較大。以比亞迪為例,2014年其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秦售出了近1.5萬輛之多,如果僅考慮國家補貼,粗略計算其單一車型的補貼就達到4.5億元左右,占到比亞迪2014年凈利潤的50%。
? ?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規模較小成本偏高,待規模擴大之后成本下降,補貼的占比應該會隨之下降,且屆時補貼的力度也會減小。”廖瀚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