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硅谷灣區,最近迎來了一批新的入駐者——來自底特律汽車城的汽車工程師。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這個地區先后迎來了制造芯片的人才、軟件人才、互聯網人才。這表明汽車將開始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通過20年的汽車行業研究,我認為推動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有兩大動因,一個動因是人口因素,還有一個是移動互聯網的因素。
未來的消費群體(如80后、85后、90后),他們這一代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他們注重實用性、非常依賴互聯網、對互聯網產品有著極高的熱情。很多互聯網公司成功其實就是依賴于這代人口,坦率講,如果依賴我們這一代人口,互聯網應該不會像現在這么成功。
我認為,互聯網未來會成為主流,成為意識形態的主流、管理的主流,因為這一代人會在未來主導這個社會。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是一個技術的潮流,它極大地實現了這一群人對生活方式、生活想法、生活偏好的一些希望。如今,這兩個因素交互的推動,必然會對汽車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消費觀點來看,韓國車企的成功,在于把握住了消費者對于汽車有安全的需求。但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未來的消費觀念一定會有一定程度的轉變,比如說汽車的關注點是否會從舒適性、動力性、安全性向娛樂性、智能性、個性化等方面轉移。
人們其實很擔心,這個方向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傳統的汽車制造產業現在還不完全具備。比如很多的智能汽車,或者說互聯網汽車,它們更多的是需要大數據的交換。
盡管互聯網在造車方面還處在早期,但我們發現在購車、用車這些方面,互聯網企業早已滲透其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互聯網正在進入整個汽車 生產消費的產業鏈。用車、電商、維修保養、汽車金融等方面都已經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創業公司,它們的發展同樣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從2014年的投資數據 來看,超過10億美元涌入到汽車環節,這對整個行業的改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讀大學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末,那個時候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汽車是成熟行業,等我畢業的時候,汽車不叫朝陽行業,而是夕陽行業,只不過 因為一些新興國家市場的啟動,汽車回到了朝陽行業,但不是創新行業;現在汽車回到了一個創新行業,因為我們所有的技術,互聯網,特別是新的人才、新的消費 者,他們所帶來的理念,使汽車成為一個創新行業,或者是未來持久的創新行業。
在彎區,這個全球最著名的芯片發展區域,發展最快的芯片是傳感器的芯片和攝像頭的芯片,因為車需要大量的傳感器和大量的芯片攝像頭。
80年代末期,我買的第一部手機是大哥大,兩萬多元錢。那時候大哥大主要的功能就是通電話,現在手機最主要的功能不是通話。如果能像手機一樣, 我們嵌入更多的功能、更低的成本、更可靠性的技術芯片,或許有一天汽車可以免費供大家使用。(本文根據林雷在“汽車+——轉型期的創新路徑與機會”論壇上 的發言整理)
通過20年的汽車行業研究,我認為推動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有兩大動因,一個動因是人口因素,還有一個是移動互聯網的因素。
未來的消費群體(如80后、85后、90后),他們這一代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他們注重實用性、非常依賴互聯網、對互聯網產品有著極高的熱情。很多互聯網公司成功其實就是依賴于這代人口,坦率講,如果依賴我們這一代人口,互聯網應該不會像現在這么成功。
我認為,互聯網未來會成為主流,成為意識形態的主流、管理的主流,因為這一代人會在未來主導這個社會。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是一個技術的潮流,它極大地實現了這一群人對生活方式、生活想法、生活偏好的一些希望。如今,這兩個因素交互的推動,必然會對汽車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消費觀點來看,韓國車企的成功,在于把握住了消費者對于汽車有安全的需求。但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未來的消費觀念一定會有一定程度的轉變,比如說汽車的關注點是否會從舒適性、動力性、安全性向娛樂性、智能性、個性化等方面轉移。
人們其實很擔心,這個方向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傳統的汽車制造產業現在還不完全具備。比如很多的智能汽車,或者說互聯網汽車,它們更多的是需要大數據的交換。
盡管互聯網在造車方面還處在早期,但我們發現在購車、用車這些方面,互聯網企業早已滲透其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互聯網正在進入整個汽車 生產消費的產業鏈。用車、電商、維修保養、汽車金融等方面都已經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創業公司,它們的發展同樣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從2014年的投資數據 來看,超過10億美元涌入到汽車環節,這對整個行業的改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讀大學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末,那個時候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汽車是成熟行業,等我畢業的時候,汽車不叫朝陽行業,而是夕陽行業,只不過 因為一些新興國家市場的啟動,汽車回到了朝陽行業,但不是創新行業;現在汽車回到了一個創新行業,因為我們所有的技術,互聯網,特別是新的人才、新的消費 者,他們所帶來的理念,使汽車成為一個創新行業,或者是未來持久的創新行業。
在彎區,這個全球最著名的芯片發展區域,發展最快的芯片是傳感器的芯片和攝像頭的芯片,因為車需要大量的傳感器和大量的芯片攝像頭。
80年代末期,我買的第一部手機是大哥大,兩萬多元錢。那時候大哥大主要的功能就是通電話,現在手機最主要的功能不是通話。如果能像手機一樣, 我們嵌入更多的功能、更低的成本、更可靠性的技術芯片,或許有一天汽車可以免費供大家使用。(本文根據林雷在“汽車+——轉型期的創新路徑與機會”論壇上 的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