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在基因檢測市場上面的部署,在2014年已經從互聯網過渡到物聯網,2015年會是日本基因檢測商業化應用快速發展的一年。
日本市場有多大?日本市場調查公司seedplanning調查顯示,基因測序儀、dna芯片、聚合酶鏈式反應這三項基因分析技術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從2345億日元擴大至3161億日元。
日本市場誰在玩基因檢測?2006年,23andme在美國成立,全球開始燒起投資基因檢測的熱潮。日本傳統的醫療機構和藥企開始切入基因檢測業務。越來越多的日本投資機構模仿美國對基因檢測行業的熱捧,資本進入日本基因檢測市場。
截止到2013年,日本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機構高達738家,提供的基因產品琳瑯滿目,跨度涉及健康體質、疾病風險、美容、教育等基因檢測服務。服務技術和費用都沒有統一,整個基因檢測市場一片混亂,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監管規范。
2012年,23andme公司因為得到新一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開始啟動99美元的個人基因檢測項目。緊緊追著美國互聯網巨頭屁股的日本互聯網企業,開始意識到這個行業潛在的巨大商機。
2014年,日本的互聯網巨頭們正式布局基因行業。
2014年中旬,日本移動游戲巨頭dena宣布推出名為mycode的基因檢測服務,服務包括283項檢測內容,并且給出檢測后相應的飲食和鍛煉跟蹤提示。檢測剛剛推出的時候,含有三個價格檔位,35種疾病檢測收費9800日元(約500元人民幣),100種疾病檢測收費1.98萬日元(約1000元人民幣),283項全套檢測收費2.98萬日元(約1600元人民幣)。
10月份,日本雅虎正式啟動個人基因組數據庫“healthdatalab”項目,模仿23andme的操作方式(網絡招募+在家采集+檢測外包)通過融資燒錢構建日本人的基因數據庫。其前期免費提供1萬人的基因檢測服務(這也是夠燒錢的),檢測項目包括40項疾病和80項身體狀況等。
與此同時,日本大型電機制造商和通信公司也開始通過物聯網思維進入基因行業。11月份,東芝集團開發出一種縮短基因分析系統,只需一周時間就能完成分析。日本電報電話公司開發了一種手表式的傳感器,結合基因分析技術希望通過基因檢測能夠幫助人們預防疾病。
那么,日本基因檢測又是如何處理監管的?
日本和中國類似,對于基因檢測行業沒有明確的監管機制,相關機構對于市場上的基因檢測公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每家基因檢測公司都很聰明地從一開始就掛靠一家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或者通過和科研機構合作來規避法律風險。
與dena公司合作的機構是東京大學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日本雅虎啟動的基因檢測項目背后掛靠的是東京大學名下的基因檢測企業genequest。東芝集團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聯合的機構都是日本東北大學。
在遠程醫療和精準醫療的推動下,基因領域在日本蓬勃發展的時代已經開啟。
(作者系基因大數據解讀專家、奇云諾德創始人)
日本市場有多大?日本市場調查公司seedplanning調查顯示,基因測序儀、dna芯片、聚合酶鏈式反應這三項基因分析技術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從2345億日元擴大至3161億日元。
日本市場誰在玩基因檢測?2006年,23andme在美國成立,全球開始燒起投資基因檢測的熱潮。日本傳統的醫療機構和藥企開始切入基因檢測業務。越來越多的日本投資機構模仿美國對基因檢測行業的熱捧,資本進入日本基因檢測市場。
截止到2013年,日本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機構高達738家,提供的基因產品琳瑯滿目,跨度涉及健康體質、疾病風險、美容、教育等基因檢測服務。服務技術和費用都沒有統一,整個基因檢測市場一片混亂,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監管規范。
2012年,23andme公司因為得到新一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開始啟動99美元的個人基因檢測項目。緊緊追著美國互聯網巨頭屁股的日本互聯網企業,開始意識到這個行業潛在的巨大商機。
2014年,日本的互聯網巨頭們正式布局基因行業。
2014年中旬,日本移動游戲巨頭dena宣布推出名為mycode的基因檢測服務,服務包括283項檢測內容,并且給出檢測后相應的飲食和鍛煉跟蹤提示。檢測剛剛推出的時候,含有三個價格檔位,35種疾病檢測收費9800日元(約500元人民幣),100種疾病檢測收費1.98萬日元(約1000元人民幣),283項全套檢測收費2.98萬日元(約1600元人民幣)。
10月份,日本雅虎正式啟動個人基因組數據庫“healthdatalab”項目,模仿23andme的操作方式(網絡招募+在家采集+檢測外包)通過融資燒錢構建日本人的基因數據庫。其前期免費提供1萬人的基因檢測服務(這也是夠燒錢的),檢測項目包括40項疾病和80項身體狀況等。
與此同時,日本大型電機制造商和通信公司也開始通過物聯網思維進入基因行業。11月份,東芝集團開發出一種縮短基因分析系統,只需一周時間就能完成分析。日本電報電話公司開發了一種手表式的傳感器,結合基因分析技術希望通過基因檢測能夠幫助人們預防疾病。
那么,日本基因檢測又是如何處理監管的?
日本和中國類似,對于基因檢測行業沒有明確的監管機制,相關機構對于市場上的基因檢測公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每家基因檢測公司都很聰明地從一開始就掛靠一家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或者通過和科研機構合作來規避法律風險。
與dena公司合作的機構是東京大學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日本雅虎啟動的基因檢測項目背后掛靠的是東京大學名下的基因檢測企業genequest。東芝集團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聯合的機構都是日本東北大學。
在遠程醫療和精準醫療的推動下,基因領域在日本蓬勃發展的時代已經開啟。
(作者系基因大數據解讀專家、奇云諾德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