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的200余家發展到如今的2000余家,P2P 行業經歷了為期3年的野蠻生長。目前 P2P 行業看似蓬勃發展,實則泥沙俱下,有些公司只是迎合“互聯網+”的風潮,以所謂創新的名義推出一些產品,但其中很多都踩著政策紅線,冒著極大的政策風險,有些甚至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問題。
近期央行接連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將引發 P2P 行業的大洗牌。那些踩著紅線運營的違規中小公司,極有可能在接下來新的發展期內遭到淘汰,P2P 網貸行業或進入大鱷時代。
P2P 收益率創歷史新低,安全成投資人關注核心
數據顯示,7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3.58%,環比6月下降了59個基點(1基點=0.01%)。7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仍然延續上半年連續下滑的態勢,創了近期綜合收益率的新低。
業內人士認為,P2P 行業近年來的蓬勃發展,與 P2P 平臺不斷祭出高收益不無關系,20%以上的收益率,幾乎沒有一家平臺能夠承受得起,導致不少平臺最終不得不降息來維持生存。同時投資人學聰明,不再盲目相信高收益。
靠高收益來吸引投資人的方式,盡管在興起之初備受親睞,但從長遠看來,P2P 平臺的安全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行業的交叉路口,眾多傳統金融大佬旗下的 P2P 平臺態度淡然,一方面緊跟政策步伐,另一方面則從產品、風控等多方面來提升用戶體驗。
國內頂級 PE 機構九鼎投資旗下的 P2P 平臺九信金融就在安全性上做足了文章。其項目風控流程全部基于九鼎覆蓋全行業的頂尖投研團隊、風控團隊及嚴苛的項目評審;投后環節則由九鼎自建的專業投后團隊進行專職管理。同時,九信金融自建風控團隊和法務專家團隊,對平臺借款項目進行嚴格的二次審查,并為平臺所有產品的設計、融資前的資產審核評估、融資后的資產處置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P2P 監管政策不斷出臺,行業大鱷處變不驚
針對 P2P 這一互聯網金融中最“熱鬧”的業態,央行《指導意見》明確了其信息中介的定位,指出了中介服務的內容,闡明了 P2P 屬民間借貸的范疇,規定了 P2P 不得提供增信服務,確認了 P2P 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央行緊接著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最關鍵點除了禁止第三方支付做“資金池”,讓支付公司回歸通道業務,禁止體系內轉賬以外,還禁止了第三方支付為 P2P 平臺做資金托管等業務。
隨著相關監管政策落地以及股市總體下行,上市公司的互聯網金融題材熱漸漸退燒,截至8月3日收盤,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的股價與它們公布涉足 P2P 前一個交易日的股價相比出現了下跌,占比近三成。而從6月中旬開始到8月3日收盤,出現下跌的則有40多家。分析認為,P2P 行業洗牌潮漸行漸近,P2P 平臺的資產質量、穩定性和模式可持續性將更受關注。
九信金融負責人表示,政策不斷出臺,互聯網金融將就此逐漸走出“灰色地帶”,陽光化、透明化的健康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這對行業的規范發展可謂長期利好。而天然具備的雄厚背景、優質資產儲備,以及獨有的多層次立體業務及風控體系,讓九信金融即將面臨的行業洗牌中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