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校園招聘旺季,即將面臨畢業的大學生免不了為找工作勞心費神。不過,白城的5名大三學生卻為如何把自己名下的傳媒公司做得更好忙碌不已。
在白城市區一條不起眼的小巷里,幾戶臨街的居民樓被改造成商住兩用房,其中一家是名為瀚海視覺的傳媒公司,主營形象宣傳片的拍攝業務,老板和股東是白城師范學院的5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
“公司成立之前,我們幾乎都有校外兼職的經歷,眼看大伙都挺向往創業這條路,我就提議組建個公司,把5個人拴在一塊,人多力量大,沒準真能干出個名堂。”公司總經理楊大正是個山東小伙。3個多月前,他把幾個人拉到教學樓里簡單開了個“碰頭會”,開公司的事就算一錘定音了。
啟動資金是大伙用平時積攢的生活費湊出來的,楊大正得到了家里的資助,出資比例最高,被確定為法人代表;頭腦靈活,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李開強被任命為市場總監;踏實肯干的王濤任執行總監;擅長攝像技術的石鵬任影視總監;女生秦文麗的職務是演藝經紀。
“這些頭銜都是印在名片上給客戶看的,也是為了便于溝通,要真來了業務,還得是5個人一起往前沖,誰都不是官。”執行總監王濤說。
5人租下的辦公場地不算大,總共70平方米的房間被劃分成兩個區域。“創業之初,條件確實比較艱苦,桌椅有買的也有老師送的,電腦是自己組裝的,還有向學校借用的攝像機和搖臂。”王濤說,設備雖然簡陋,但大伙對自己的技術很自信,有時熬夜加班到凌晨一兩點鐘,就是為了趕制出來的片子能讓客戶滿意。
“最難的是我,拉單子談客戶真的不太容易。”在外面跑了3個多月,市場總監李開強攢下一肚子苦水。跟新客戶見面時,對方經常很熱情地收下名片然后讓他回去等消息。最初,他以為好消息很快會來,可時間長了才知道,那只是人家習慣使用的一句“禮貌用語”。
“直到現在,我們接到的單子多數還是婚禮攝像,收入自然不多,但每個人都沒有懈怠,更沒有打退堂鼓的念頭。”李開強說。
白城師范學院學生就業工作處處長趙明宇受訪時表示,白城師范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2012年,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研究指導中心”,為學生提供了800多平米的實訓場地。“創業大學生在符合相關條件時,可以獲得自主創業證,獲證的學生可以在3年內享受每年最高免稅8000元的優惠政策。”趙明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