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太原市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果展示會上,十余名大學生村官展示了20個創業項目,“高檔花卉”“傅山故里小雜糧”等十余個精美的創業成品,讓前來參觀的人們感慨不已。這群大部分尚不滿30歲的大學生村官,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張新苗:“一號文件”給我信心張新苗畢業于西安翻譯學院,2007年,他成為清徐縣集義鄉中遼西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在短短五年多的時間里,張新苗實現了自己當村官之初制定的“三步走”計劃。
初當村官,張新苗想有一番作為。但從何入手?“咱們村就是種葡萄的,葡萄種好了,你的工作就做好了。”鄉親們的話點醒夢中人。于是,他圍繞 葡萄“文章”,給自己確定了“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成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二步,引進新品種,提高村民收入;第三步,打造“農家樂”,發展葡萄經 濟。幾年下來,張新苗轉遍了省內的幾個著名葡萄產地,還跑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的大城市,不僅引進回“維多利亞”“早黑寶”等新品種,還為村里打開了 好幾個外地城市的銷路。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成了村民眼里的香餑餑,已經有69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種植面積也達到了340畝。此外,他一手打造的“農家 樂”,今年已經可以接待游客,而他自己鉆研釀造的葡萄酒,也成為了“農家樂”最大的特色。
“三步走”計劃實現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張新苗說,把“農家樂”發展好,帶動當地的旅游業,帶領更多的鄉親們致富。是什么給了他這樣信心? 張新苗說:“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說了,要大力支持農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有了中央大政策的支持,還會發展不好?”原來,從成為村官開始,認真學 習中央“一號文件”就成為張新苗的必備功課。用他的話說,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關注“三農”問題多年,作為大學生村官,是貫徹落實中央政策的最基層干部,只有 好好學習研究,才能保證自己的決策不“跑偏”,才能更好地帶領大家致富。
折俊杰:認準路,就要堅持下去折俊杰是杏花嶺區中澗河鄉長溝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創業項目是花卉果蔬種植。當談及創業動機時,折俊杰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想自己先闖出一條路,然后帶領鄉親共同致富。
帶著這樣的愿望,2010年,折俊杰開始籌備創業。起初,因為項目投資大,風險高,他的創業計劃受到妻子反對。然而,經不住折俊杰的堅持, 妻子最終選擇了支持。而100多萬元的啟動資金又難住了他。折俊杰東奔西跑,向親戚朋友借錢,“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也有朋友避而不見的情況。最困難的時 候,我把車子都作了抵押。”后來,在朋友的支持下,他終于籌到四十多萬元的啟動資金,而村委會主任為了支持他的創業項目,也暫緩了五十多萬元的土地租金。
2012年底,他的合作社完成了一期花卉、蔬菜栽培項目,收獲在即。然而,因為全國各地刮起的“簡樸風”,讓辦公租擺和會議布置這兩大重要 花卉銷路受到重大沖擊。眼看飽含心血的盆景將要化作“春泥”,折俊杰夜不能寐,“那段時間我一下瘦了5公斤。”然而,困難沒有讓他放棄認準的那條路,他積 極拓展銷售渠道,在同城網、趕集網等網站銷售出一部分花卉,并抓住春節等節日的銷售旺季,終于度過那段艱難的日子。
當談到創業經驗時,折俊杰說,大學生村官創業,要有扎根基層的決心和耐心,要相信自己,認準的路,就要堅持下去。
李江:發揮自己的優勢上身微向前傾,雙手在身前自然交疊,展示會上,李江的這一標志性動作及其身后包裝精美的雜糧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生物工程系的李江,是我市第一批大學生村官,現任尖草坪區小東流村黨支部副書記。2011年,他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充分挖掘當地傅山飲 食文化特色,與16名大學生村官每人出資5000元,聯合創辦了誠行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
8.5萬元的啟動資金,讓創業初期的李江捉襟見肘。產品包裝設計不能請專業公司做,費用太高!大家集思廣益,自己出設計方案,最終只花 5000元就制作出精美的系列雜糧禮盒外包裝,并注冊了商標。剩下的8萬元資金,除去土地租金,已經所剩無幾。加工怎么辦?大家分頭行動,先后去清徐、太 谷等地的食品加工廠考察:餓了吃口面包,累了找個小旅館湊合一下,但考察的結果不甚滿意。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李江終于聯系到在北京一家公司做營銷總監 的同學,通過與對方合作,啟動資金終于有了著落。另外,他還利用自己在山西農大的專業基礎和人脈資源,請大學的老師給予經常性的技術指導。目前,產品的開 發和銷售走上了正軌,李江的創業之路也越來越寬大。
面對向他取經的大學生村官,李江說,大學生村官創業,應該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選擇自己熟悉的、政策支持的行業,這樣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