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貸比“紅線”,存款余額的時點考核,每逢季末,各大銀行的攬儲大戰也會“定時鳴槍”,如果再碰到天量信貸的壓力,那其激戰程度必然大幅提升。
研究報告顯示,截至3月24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3月新增信貸已達2300億元左右,較一周以前的數據新增約840億元。有券商分析,以這一速度估算,3月銀行系統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將達到8500億左右,顯著高于2月的6200億元。
本報記者卜盎長沙報道
存款利率限時上浮至頂
“新開戶的話,存30萬,那么一年、兩年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都可以達到最高標準。”記者昨日在廣發銀行長沙分行營業部大廳了解到,將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的攬儲活動正在進行中,截止時間恰好是3月31日。
另外,對于已開立有廣發銀行存款賬戶的儲戶來說,只要是在1月底以后新入的定期存款,都可享受“頂點利率”的優惠,且沒有金額要求。
事實上,將存款利率上浮至頂的攬儲行為,早在今年2月已在廣州地區出現,交行還以國有銀行的身份參與到當時的利率大戰中。不過,從記者近日在長沙各家銀行了解的情況來看,國有銀行的利率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幅上調,但更多中小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則早已將存款利率頂格執行。
“各項存款在央行基準利率之上,上浮至最高限額10%。”這是記者在長沙雨花區農村合作銀行梓園支行看到的大幅宣傳標牌,這個頗為醒目的帶有紅色箭頭的廣告牌,被擺放在營業廳的入口處和ATM機旁。記者查詢各大銀行官網后還發現,包括渤海銀行、長沙銀行等在內的城商行均將一年期及以上各個年期的定存利率按照基準上浮10%的標準執行。
如1年、2年、3年、5年期基準利率分別為3.00%、3.75%、4.25%、4.75%,上浮10%,分別至3.3%、4.125%、4.675%、
5.225%。
理財產品收益率攀升
除開利率執行上限標準之外,理財產品一直是各大銀行的“吸存法寶”,臨近3月末,各大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出現了明顯上浮。
“5萬元存兩年,每年收益6%,這個產品需要預約的,而且是限期發行。”在招商銀行(600036)東塘支行網點,記者以儲戶身份對近期理財產品進行咨詢。
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將平時操作的短期理財產品的期限拉長,達到兩年后,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攀升至6%。
無獨有偶,光大銀行(601818)近期也向自己的客戶群發短信,推薦一款財富定制計劃。這款起點為100萬元的高端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7%,而且按季付息,期限兩年,實行名單預約制。
事實上,農歷春節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不斷下行,進入3月后不少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跌破4%,就連以往收益較高的外幣理財產品也走了下坡路。但隨著3月底考核時點到來,不少預期年化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又“重出江湖”。
據銀率網統計,發行期限橫跨3月底4月初的理財產品中,不少產品收益率均超過5%。其中匯豐銀行一款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更是達到10%,東亞銀行的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也有預期7%的年化收益率。
信貸激增“加碼”攬儲壓力
“我們行最近提出要求,要消滅客戶存款少于3000萬的客戶經理,壓力山大啊。”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個金部客戶經理近日頗為疲憊,為保住飯碗,完成時點存款考核任務,東奔西走進行客戶聯絡和營銷。
銀行攬儲壓力的加劇也與信貸數量的激增緊密相關。數據顯示,3月銀行信貸總額將達8500億元,比2月多出2000多億元。按照銀行通行規律,3月末商業銀行由于面臨季度考核,其存貸兩項指標均容易出現異常攀升。
由于信貸額度激增,存貸比紅線考核壓力大幅提升,最終讓各大銀行開始季末攬儲的爭奪戰。
“更多銀行上浮存款利率反映出,部分銀行存貸比接近75%的監管紅線,仍面臨較大吸存壓力。”瑞銀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孫旭說。
華泰證券(601688)分析師徐國玉也表示,“去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91.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0.81萬億元。
如果今年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為14%,也就是新增人民幣貸款8.8萬億元,按照75%的存貸比監管要求,存款至少要增加11.8萬億元,因此存款壓力將繼續貫穿今年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