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瑾)混合類理財產品一直備受銀行“偏愛”。昨日,銀率網發布一季度理財產品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一季度混合類產品為市場主流,發行6053款,占比75.4%,環比增長2.2%,同比增長140.8%。
數據顯示,整個一季度,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8029款,發行量較上季下降4.1%。其中,人民幣產品數量環比減少4.6%,外幣產品發行量環比上升3.9%。
其實,從去年開始,混合類產品就備受商業銀行青睞,這類產品主要是指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不是單一類型的投資工具,它的投資標的可以包括貨幣市場工具、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回購、高等級信用債券、商業票據等各類公開發行債務融資工具以及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商業銀行或其他符合資質的機構發行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收益權、委托類資產,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信托計劃及其他投資品種。
另有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解釋,混合類產品主要是銀行設計的一個理財產品“資產池”,里面包含存款、信托等各類產品,從“資產池”里面挑選產品進行組合。不過,不久前,銀監會下發理財產品8號文,大幅壓縮非標準化債權理財產品,這一規范會否大幅壓縮混合類理財產品?
銀率網理財產品分析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混合類理財產品的部分資金是投資于8號文中提到“非標”類資產的,具體比例視各個產品的投資情況而定,在產品募集說明中有限定投資工具的比例,但是比例有上下限,且浮動范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