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A股明顯處于震蕩整理期,圍繞30日均線在2300點附近反復爭奪,表現出先抑后揚態勢。個股和板塊的漲跌輪換快,投資者不易把握,眾多被套怕了的股民如同霧里看花,觀望氣氛十分濃厚。臨近月底時,滬深兩市先是單邊縮量,然后是止跌回穩,一舉重返60日均線之上,有重拾升勢跡象。根據記者梳理出的當前多空雙方主要觀點來看,多空分歧有所縮小,多方仍占主動。
或是中長期政策底
目前,有三個現象提醒投資者2300點或是一個中長期政策底。
現象一:2月26日、3月4日,上證指數收盤點位在2300點以下。2月26日,證監會就表示,住房公積金入市研究準備工作已啟動。而3月4日,上證指數下跌86點、拉出長陰線,隨后雖然沒有利好消息出臺,但次日上證指數上漲53點,收復大部分失地。
現象二:上月中旬公布的2月份CPI同比增長3.2%,市場擔心貨幣政策會收緊。隨后證監會宣布,4月1日起,境內港、澳、臺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
現象三:在反彈走勢最強的一段時間,即1949點至春節前,上證指數最大漲幅為25.35%。其間10個交易周中,交易結算資金5周凈流入,5周凈流出,這10周資金累計凈流入僅為258億元。特別是從1月14日至2月8日連續4周資金凈流出,累計資金凈流出329億元,但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8.43%。而春節后至3月15日,交易結算資金連續4周凈流入,累計凈流入資金1088億元,但同期上證指數下跌6.77%。A股市場漲跌與資金凈流入、凈流出不匹配,可能有資金借市場調整悄然進場。
技術上看,3月20日的長陽不僅宣告了自2月18日以來的回調行情已經結束,更意味著第二波上漲行情已箭在弦上。只不過,鑒于國內多數機構不敢對后市太樂觀,因此始于2232點的上漲將比1949點的反彈表現得更為曲折及反復。
流動性上看,近期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共進行了兩次28天期正回購操作共計870億元,利率繼續維持在2.75%,扣除到期的正回購400億元,市場凈回籠資金470億元,回籠力度較為溫和。至此,央行已連續五周凈回籠資金達10110億元,這主要是對沖外部流動性流入的壓力。
從宏觀面來看,由于匯豐CPI數據維持了經濟復蘇的趨勢,減輕了市場對于經濟復蘇出現反復的擔憂。此外,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為全年的經濟工作定調是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促轉型,整體理解上是不會出臺激進的政策,這意味著流動性和政府投資都不會出現過度寬松和快速加大的狀態,以“維持穩定的貨幣政策”和“略有放松的財政政策”為主。在這種穩健的政策背景下,市場情緒可能成為主導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但從大方向上來說,始于2232點的第二波行情已經開始啟動,股指期貨上多頭不停加倉已經起到指引作用。
從監管層面來看,中國證券市場迎來的第七任掌門人肖鋼,對于這位有著超過20年銀行工作經驗的新任證監會主席來說,注定要面對相對于其在中行時期更多的壓力和挑戰。
最緊迫的挑戰
如何化解IPO堰塞湖,是最緊迫的挑戰。2013年以來,先后有42家企業被宣布終止審查,盡管如此,目前排隊企業的總數仍達847家。何時重啟IPO、怎樣重啟IPO,必然引萬眾矚目。
如何治理上市公司違規,是最嚴峻的挑戰。A股市場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欺詐上市、內幕交易等行為,已經嚴重地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監管者通過對市場功能的重新定位,實現市場的投融資功能的平衡,恢復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如何走出散戶主導A股局面,是最棘手的挑戰。繼續推進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的產品和業務創新,有效地防范系統性風險,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維護公平正義,都十分關鍵。中國有1.6億股民,顯然不能簡單地“去散戶化”,這是擺在履新者面前最棘手、最考驗智慧的一場挑戰。
投資者只要選好個股
《金融理財》認為,1949點以來的反轉行情仍在延續,2444點至2232點的波段調整,可能只是本輪反轉行情的一個回抽確認過程,投資者只要選好個股,踏準節奏,就有望獲得不錯收益。
隨著習主席訪俄,肖剛接任證監會,以及4月進入年季報密集披露期,涉及元首出訪帶來的板塊機會(如天然氣能源)、新政利好板塊(如軍工股、重組股、新三板)、以及年報、一季報業績優良個股或有更多投資機會。后市銀行股和軍工板塊能否延續強勢,汽車股和創業板塊能否走出弱勢,都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特別是五大國有銀行年報靚麗登場。工、農、中、建、交2012年實現凈利潤合計有望超過7500億元,較2011年增長近12%,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99%,撥備覆蓋率接近300%。行業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平均市盈率在6倍以下,2013年上市銀行利潤仍可平穩增長10%以上。這一系列關鍵數據有力回擊了摩根大通唱空A股且建議做空四大行的言論。王者銀行股,仍是A股風向標。4月,投資者可關注以下四類股票:
①一季報預喜股;一季報業績題材炒作的關鍵在于預期,投資者近期可關注那些未發布一季報業績預告,但2012年業績快速增長,其所屬行業景氣度在今年年初持續向好,或者在近期完成資產重組注入優質資產的個股。
②高轉送概念股;高送轉個股的走勢一般都會在高轉送預案明朗后出現分化,特別是在今年高轉送題材較多的情況下,炒作的稀缺性大大下降。因此,投資者應盡量選擇2012年業績增速較快,今年一季度業績繼續向好,除權除息時間較早,利潤分配超預期的個股。
③摘帽概念股;從歷史上看,每年的3、4月間都是摘帽概念的熱炒階段。預計今年將有不少ST股有摘帽的可能,投資者可重點關注2012年前三季度既滿足財務摘帽條件,又尚未公布年報的ST股提前布局。
④結構性股票;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與調結構(TMT、物聯網)、“美麗中國”(大環保)、軍費增長(軍工)、大部制改革(鐵路運輸、食品安全、文化傳媒)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