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豬跟以前不一樣了,靠傳統的方法不行了,得靠科技。”在懷化會同縣炮團侗族苗族鄉快團村農家書屋里,七組村民姚華堂一邊在書架上查找資料,一邊向前來看書借書的村民講解他的致富經。
姚華堂是懷化會同縣炮團侗族苗族鄉出了名的養豬專業戶,年出欄生豬700余頭,年收入15萬余元。“我養豬近10年了,過去,豬生個大病小病,都要老遠的跑到鄉里或縣里請獸醫給豬看病,現在可好了,自從我們村有了農家書屋,我靠科學來養豬,豬生病少了,即使生了病,常見的病癥書上也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農家書屋的用處可大了。”
近年來,炮團侗族苗族鄉一直把加快農家書屋建設作為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作為突破點,以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為出發點,以滿足廣大農民朋友的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實現全鄉12個行政村都建有農家書屋“全覆蓋”目標,并根據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為每家農家書屋配備了政治、科技、生活、娛樂等各類書籍資料。農家書屋平均藏書(報)量達1500余冊,音像制品達200余張。村民們農閑時節、茶余飯后來書屋借書看報,學知識學技術。在當地,農家書屋實實在在成了培養新型農民的充電場所,成了基層組織和群眾的“連心橋”,更成為廣大農村村民群眾勤勞致富的“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