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下旬至今,受美國經濟復蘇、美國退出QE3預期,以及國內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保持在6.12至6.15間震蕩。筆者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單邊升值的趨勢可能會改變,出現雙向波動的可能性較大。
從今年國際金融市場變化來看,美元從新興市場回流抽離的力度正在加大,黃金、美國國債、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都源自于一個共同的市場預期,美元未來有望步入一個上升通道。
那么,國內企業和個人到期美元存款、分紅等閑置資金該如何打理,在美元漸顯強勢的背景下,被動接受匯率波動所導致的美元資產價值變化,實為不明智之舉。按照“雞蛋不應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金律,持有美元的企業和個人,不僅需要配置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類投資品種的比例,更需要合理安排人民幣和美元投資幣種。建議不應對短期閑置美元或長期所需美元做盲目結匯,應選擇合適的銀行美元理財產品投資,從而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目前,國內銀行1年期美元定存利率普遍處于0.8%-1.30%的區間,而相對于人民幣理財而言,國內銀行美元理財,尤其是保本型的美元理財,無論在收益率、產品結構上仍缺乏較多的選擇。
現有市場上運作相對成熟的美元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于部分中資銀行,以結構簡單穩健型產品為主。如近期建設銀行(601939)上海市分行正在發行的“匯得盈”美元保本理財產品,作為建設銀行美元理財的主打品牌,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該系列產品在收益率較高的基礎上,其獨特優勢還體現在個性化定制、常態化發行相結合,期限、起點金額靈活,企業、個人均可購買;另一類主要來自于部分外資銀行,以掛鉤匯率、商品等金融指數為主的結構化理財產品。
在美元匯率漸顯強勢、而國內宏觀經濟又出現較復雜、不確定性變化的背景下,美元理財產品正在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注與青睞,通過合適的理財產品來進一步合理地配置美元資產,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不失為一種明智的財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