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的商業狂歡,越來越熱烈。
? ? 8月21日,號稱微信財經第一聯盟,精準覆蓋百萬財經人群的“犀牛聯盟”(微信公眾號:xinews)宣布,在未來3年內,將依托t望全媒體公司遍布全國的廣告銷售體系,向“犀牛聯盟”旗下的自媒體賬號投放不低于2000萬元的整合營銷費用,客戶涵蓋中國移動、中國一汽、中糧、奔馳、奧迪、雷克薩斯、五糧液(000858)、中興通訊(000063)、寶齊萊、精工、浪琴等知名廠商。
? ? 這個數字,再一次刷新了新媒體的商業變現紀錄。
? ? 在此之前,1月25日,原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知名自媒體人程苓峰對外宣布:以他為主筆的自媒體“云科技”(后來改名為“孕峰”)推出微信廣告,報價每天1萬,或是每3天5萬。到半年后,他已收入50萬元。
? ? 8月9日,羅振宇運營的微信公眾賬號“羅輯思維”宣布開放讀書社群首批會員招募,并在6個小時內,完成了5500個名額的收錄,收入160萬元。
? ? 8月20日,有消息稱,《參考消息》也已經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的新媒體平臺,獲得了300萬廣告費。
? ? 一波又一波變現浪潮,有幾個特點:時間間隔越來越短,金額越來越高,越來越從個人變現轉變為機構變現。
? ? 程苓峰算是這一輪自媒體潮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過局限在只是個人影響力,所以它的變現模式一直受到爭議,而且規模也較小。
? ? 與之相比,在“羅輯思維”的背后,除了羅振宇這桿大旗外,還有一個不超過5個人的團隊,進行幕后的策劃、執行與推廣等工作。
? ? 《參考消息》不用說,這份知名報紙的機構影響力潛力驚人,對它來說,客戶端的高訂閱量固然為它打上了很好的廣告基礎,但300萬更應該看作它的既有影響力變現,可以用“牛刀小試”來形容。
? ? 最值得關注的是“犀牛聯盟”。它代表的是未來的另一個主流趨勢:大量自身擁有一定影響力,但缺乏機構與運營團隊支持的公眾賬號運營者,以集群方式獲得整合的推廣和商業資源,甚至包括一些大的賬號也會逐漸加入其中。
? ? 比如,已經聚合了中國最多投資高端人群的“阿爾法工場”、廣受商務人士喜愛的“商務范”、黃金投資第一賬號“縱橫金市”、外匯投資第一賬號“匯聞錄”、備受投資者青睞的理財賬號“什么能賺錢”、高端紅酒自媒體“每天一堂紅酒課”、新華社旗下《財經國家周刊》、央視旗下的“網絡新聞聯播”等,它們的公眾賬號此前都已加入“犀牛聯盟”。
? ? 拋開以上情況不談,就我個人的觀感來看,整個自媒體的變現環境正在急速變曖。
? ? 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大量的企業新聞發布會,將自媒體列入邀請名單,有的還在名單中占據多數,甚至成為唯一的邀請媒體群體,與此同時,多位朋友包括科技雜談在內,都已經有不止一家企業找過來,洽談商業合作可能。
? ? 我的預測是,自媒體的新一輪商業化高潮,在今年底前必將出現。
? ? 其中的原因應該有幾點:
? ? 1、自媒體的內容與傳播形式,使其傳播力更強。突破傳統媒體形式、主題、篇幅、內容等限制的自媒體內容更加鮮活、即時,甚至在深度上也與傳統媒體不相上下(因為目前主流的自媒體,大多由在職或離職的精英媒體人所創辦運營),正面報道更具傳播力,負責報道更加“致命”也更難防御,同時,它可以直達文章影響群體的手機,更方便形成互動。
? ? 2、各個平臺都在加快對自媒體的招攬,這也讓自媒體的影響力也加速擴張,具備更強大的變現基礎。
? ? 3、團隊化、機構化、聯盟化的自媒體群落,讓自媒體更大規模、與更高端大氣上檔次品牌的商業變現成為可能。
? ? 當然,在這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時期,自媒體們在狂歡之前也需要警惕很多風險:
? ? 1、目前最重要的自媒體平臺微信,一直沒有掩飾自己的“去媒體化”態度,5.0的折疊,以及上周增加的舉報功能都不會是終點,未來還會有進一步打擊自媒體的舉措出臺,除了專注于精品原創,或是深度垂直的公眾賬號,那些以大量轉載摘抄內容,以及強營銷手段擴張為主要方式的公眾賬號,將很有可能遭遇寒冬。
? ? 2、在這樣的趨勢下,大批營銷公眾賬號必將向易信、客戶端等其他平臺轉移,并帶動易信的公眾平臺和朋友圈,以及客戶端訂閱的迅速繁榮,但就長遠來看,這種以損傷用戶體驗為代價的擴張模式,只適用于前期放水養魚做大基礎的階段,后期要么被清剿,要么將拖著平臺一起衰落,加上新的平臺也都會有自身的利益訴求,所以也未必一定能成為自媒體的安樂窩。
? ? 3、很多企業目前的新媒體合作出發點,更多不是為了長久的合作,只是為了“不被人打”,就自媒體本身的基礎來說,除了少量具有足夠基礎的聯盟、團隊或個別賬號外,基本上都還不具備商業化的真正實力。但在這個階段,跑馬圈地的搏殺已經拉開序幕,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也開始出現,這對于較小的或剛起步的自媒體來說,將非常不利。對這些自媒體來說,要么選擇被大的團隊或聯盟收編,要么最好靜下心來,腳踏實地把自己的內容基礎做好,如果看到外面花花世界就追逐進去,很可能到最后會以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