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溝鄉地處靜寧縣山區,海拔高、氣候寒冷,長期以來農民生活十分困苦。如今,甘溝鄉靠果品業、養殖業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一批致富能手脫穎而出,其中就有甘溝村的張選娥。
經過10多年的艱苦創業,這位普通農村婦女,已擁有自己的標準化養豬小區,并成立了益源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全村人共同致富。
10年前,一直在外打工的張選娥和丈夫決定回家創業。張選娥看到村里人雖然養豬,但規模不大,也沒有想著靠養殖脫貧致富。于是,張選娥決定嘗試規模化養豬。2003年,張選娥籌錢購進了第一批100頭仔豬,夫妻倆鉚足了勁,準備把養豬產業做大。但是好景不長,這些活蹦亂跳的仔豬,一個月之內竟死亡20頭,活下來的也生長緩慢。5個月過去,張選娥虧損15萬元,從親戚朋友那兒借來的錢全都搭了進去。
從慘痛的教訓中,張選娥悟出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靠熱情和蠻干,必須轉變傳統養豬觀念,利用先進養殖技術,才能走上致富路。于是,白天她圍在豬圈旁喂水喂食、清理糞便,觀察豬的生活習性;晚上,她在燈下學習養豬知識。只要聽說哪里舉辦養殖培訓課,她就及時趕到現場,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第二年春天,養殖場里終于有一頭母豬產下了10頭健康的豬仔,她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照料著這些小生命……在她的精心喂養下,一批批生豬成功出欄,養殖場開始賺錢了。
2012年,張選娥夫婦決定擴大規模養殖,創辦靜寧縣益源養殖專業合作社。面對資金短缺,張選娥無意中了解到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于是她找到了縣婦聯,縣婦聯幫助她爭取到50萬元首批啟動資金。銀行放貸后,縣婦聯及時跟進,為益源養殖合作社建立了“靜寧縣巾幗創業同心卡”和服務卡,并把養殖場作為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示范點。
在婦聯組織的幫助下,張選娥投資800余萬元建設的萬頭養豬小區于2012年8月開工建設。不到半年時間,一座占地70畝、有12棟豬舍的現代化養殖場拔地而起,配套有沼氣池、辦公生活用房等,成為全鄉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禽畜專業養殖場。
當張選娥在致富的路上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時,她沒有忘記同村的姐妹們。張選娥說:“我的最大夢想就是讓村里所有人都富起來,家家都過上好日子。”
為了幫助姐妹們學習養殖技術,張選娥在自己家設課堂,把學到的養豬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同村婦女。在她的帶動下,全村人觀念發生改變,大伙兒從張選娥的身上看到了創業的精神,也看到了創業的好處,大家都向張選娥看齊,在益源養殖專業合作社里學習養豬技術,發展養殖產業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