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額寶火了之后,銀行迅速做出反應,爭相推出開放式余額理財,而且量價齊升顯然壓了余額寶一頭。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多家銀行推出的開放式T+0產品年化收益水平提升至4.5%左右,而且廣開購買渠道。
? ? 余額理財量價齊升
? ? 據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為了向投資者提供更為理想的現金管理工具,近期多家銀行全面升級旗下開放式理財產品,其中開放式T+0產品的年化收益水平提升至4.5%左右,以其申購實時扣款、贖回實時到賬等特點獲得了不少理財客戶的青睞。
? ? 其中一家中資銀行的零售銀行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銀行推余額理財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余額寶的刺激,開放式余額理財使客戶資金自由流動的便捷性超過余額寶。”
? ? 記者注意到,銀行對開放式余額理財產品廣開購買渠道,大多數產品除了在銀行網點銷售之外,還能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方式足不出戶輕松購買,因此很多產品開放購買不久就被搶購一空。還有的銀行推出了微信銀行并在該平臺上實現了理財產品銷售,投資者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實現余額理財產品的輕松購買。
? ? 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徐志鵬分析,余額寶在支付結算和取現等方面存在不足,相比銀行的各類理財產品,余額寶并不具備絕對優勢。從目前情況來看,余額寶只能作為現有銀行體系的補充,短期內不可能對傳統銀行業務造成絕對沖擊。
? ? 與余額寶搶市場
? ?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支付寶方面一再表示余額寶的規模增長迅速,但實際上遠遠不能與銀行相提并論。例如,浦發等多家銀行的開放式T+0余額理財產品的銷量快速突破2000億元、保有量超過400億。
? ?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余額寶的資金規模突破百億元,客戶數或超400萬戶,戶均資金大概2500元。研究員徐志鵬認為,用戶購買余額寶多為以支付寶為基礎的一種輔助性投資行為,本質不在于投資,而是一種嘗試。
? ? 而且余額寶背后的主體阿里巴巴[微博]相比各大銀行,在信用擔保和風險控制方面存在劣勢,且是難以突破的瓶頸。因此,余額寶僅能吸收小規模的資金。
? ? 但清科研究中心認為。如果難以復制一個支付寶出來,那么復制出的“余額寶”則相比其他貨幣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的優勢就不明顯了,發展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