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投資者或許會發現,銀行每逢節日都會推出一些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數據顯示,過往幾年里有22家商業銀行曾發行過節日理財產品,華夏銀行(600015)、寧波銀行(002142)、蘭州銀行等都可列入最“愛過節”的銀行。關注這些銀行節日前的產品發行,往往能買到高收益理財產品。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根據銀行理財市場的規律,節日期間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往往高于同期發行的理財產品。例如,剛剛過去的教師節,銀行照例發行了教師節專屬理財產品。據銀率網統計,當日共有5家銀行發行了教師節專屬理財產品,其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江蘇銀行一款“教師節專享”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為730天,預期收益率高達6.8%。
預期收益率排名第二的是寧波銀行發行的教師節專屬產品,投資期限為366天,預期收益率為6%至6.2%。據悉,該產品在預約期就一售而空,相當搶手。
專家表示,節日產品的高預期收益催熱了市場銷售,經常是幾小時內產品就被一搶而空。因此,想要獲得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就得提前做功課,重點關注那些熱衷發行高收益節日理財產品的銀行。
銀率網根據過往幾年的數據總結出,共有22家商業銀行曾發行過節日理財產品。其中,最愛“過節”的銀行是華夏銀行、寧波銀行、蘭州銀行,這3家銀行發行的節日專屬產品至少包含6類節日。
至于銀行愛過什么節,銀率網也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春節、端午節、國慶節、中秋節是銀行最愛過的節日,這4個節日里發行的專屬理財產品涉及的銀行最廣,發行款數也較多。
“隨著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手中有閑置資金的投資者可積極關注以上銀行發行的相關產品。”銀率網分析師表示。
不過投資者也需要注意,購買理財產品不能只看預期收益,更要關注產品投資標的、產品結構、收益水平、投資期限等細節,購買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