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結束,市民的理財生活開始回歸正軌,節前不斷攀升的銀行理財產品在近期開始退燒。昨日,記者走訪成都市區多家銀行了解到,相較于節前一度飆升至6%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下降一成。不過,銀行年末資金緊張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緩解。不少銀行網點在顯眼位置公告上調中長期存款利息以攬儲。業內人士表示,節后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主要與季末考核時間關口的平穩過渡有關,但市場資金面緊張的局面仍在,臨近年末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有望再度走高
由于季末恰逢“雙節”,9月末高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扎堆上市。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國慶節前,各大銀行發行的“國慶專屬”理財產品共計63款,和去年同期的20款相比增幅超過兩倍。平均收益率高達5.29%,與同期限發行的理財產品相比高出33個基點。其中,中信銀行(601998)曾在節前發行一款國慶專享理財產品,起購金額100萬元,145天期,預期收益高達6%。
不過,昨日記者再度前往中信銀行某營業部網點了解到,其最近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到了5%附近。以昨日該行發行的惠益計劃9號47期為例,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起購金額是5萬元。而同期發行的樂贏1329期盡管起購金額門檻為100萬元,其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9%。“盡管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有所回落,但是銀行年底資金面依然較為緊張。”據該行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各家網點都已經在顯眼位置張貼了中長期利率上調的公告。
不過,正如多家銀行相繼上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有業內人士認為,節后理財產品的退燒只是節前大漲后的正常修正,預計四季度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不會大幅走低。相反,伴隨CPI走高以及年末資金緊張的預期,臨近年末,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有望再度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