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指出,我國有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更有甚者認為,推動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不能夠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針對這一新聞,馬上引起社會各界的激烈爭論。
實際上,轉基因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并不陌生。近幾年,國內還開展了多場轉基因食品的試吃活動。據數據統計,從今年5月份至今,相關的試吃活動已經在28個城市開展。近日,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的“全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引起了社會的激烈討論。而早在一年多前,即2012年8月30日,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的華裔女教授湯光文領導的“中國湖南衡陽兒童轉基因大米試驗”,這次活動更是遭遇國內多家機構的譴責。
何謂轉基因?即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至生物基因組而引起生物體性狀的可遺傳修飾。而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的轉基因食品,即將動植物的基因加以改變,再制造出具有新特征的食品種類。
按照當前的說法,轉基因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全球的糧食短缺問題,還能夠減少農業的使用,甚至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會提升食品的營養,提高附加值等,這也是國內外部分機構力推的主要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在人工轉基因食品上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但是真正將轉基因食品實現產業化也不過十年的時間。有數據表明,當前全球已經有25個國家批準了24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應用,且全球的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也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從具體的市場價值來看,通過轉基因產業化而造就的市場價值甚至接近上百億。于是,不少轉基因支持派認為,中國必須進行轉基因食品的產業化,為“轉基因產業化”正名的時候到了。
盡管如此,筆者郭施亮認為,轉基因產業化本身就屬于違背科學道德的做法,若強行實現轉基因主糧的產業化,則后果不堪設想,主要的見解如下。
第一、轉基因產業化實質是違反了社會科學與道德,同時也是對達爾文進化論的否定。轉基因后的作物實質上成為對立生物的天敵,將極大地破壞正常的大自然生態系統。根據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原理,即生物互相競爭,能適應生活者被選擇留下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生物通過長期的演變,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進化過程,其在不同的階段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這種長期的互相競爭狀況,才能夠成就生物的演變。針對這種現象,也可以用“鯰魚效應”來表達。運用至現實中,若失去競爭,沒有外加的措施加入至市場,則企業就處于“死于安樂”的狀態,這可是致命的。
第二、目前還沒有全面的試驗分析數據加以闡述轉基因的高度安全性以及試驗的樣本和周期缺乏可信度。自轉基因研究至今,雖然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其試驗數據以及試驗結果也難以證實轉基因成分的高度安全性。以試驗的研究周期分析,截至目前為止,轉基因投入產業化不過10年的時間,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20年甚至100年會否出現問題還是未知之數。因此,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即缺乏可靠的時間檢驗數據。近年來,各國在轉基因試驗中頻繁發生問題,如俄羅斯的基因食品事件、墨西哥的玉米事件,甚至是中國廣西的迪卡玉米事件等。從一系列的問題事件中,也加重了人類對轉基因食品的心理陰影。更有甚至認為,轉基因產業化實質上是部分發達國家的陰謀戰略。目前為止,針對轉基因支持方和反對方的證據,也是不足以支撐各自的觀點。但是,從人類的健康安全角度出發,轉基因食品該不該產業化還必須謹慎、再慎重!
第三、轉基因的試驗當屬科學研究的范疇,但是產業化后必將變味。據媒體透露,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大部分供當地的貧困居民食用,而法國、德國、希臘等國家也作出過對部分轉基因食品的禁令。從轉基因食品產業化發展至今,沒有一個國家會將轉基因食品作為國家的主糧。值得一提的是,“產業化”一詞在中國并不陌生,從文化產業化到教育產業化,再到醫療產業化,哪一個領域在中國實現產業化后不會變味的?有媒體披露,大部分上書的院士具備兩重身份,即是國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又是種業公司的股東,這些院士力推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其用意究竟何在?
根據數據統計,去年我國的農業產量接近5.9億噸,實現了連續9年的增產。若按照國家機構的測算,水稻、玉米和小麥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但是,這畢竟是國家機構的統計數據。若以部分機構測算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的主糧自給率或不足90%。按照當前的糧食消耗量計算,未來我國或將面臨較嚴重的糧食危機。
“轉基因產業化”雖然能夠有效解決未來可能存在的糧食危機,但這畢竟是關乎13.5億人的健康安全問題,萬萬不能盲目推進。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言,轉基因水稻的推廣一定要慎重,要從生命、民族和生態的高度上來考慮。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誰又能夠體會到農民的艱辛呢?的確,糧食的浪費問題是當下中國存在的普遍現象。根據數據統計,每年浪費的糧食能夠讓2億人吃一年。因此,筆者認為,解決糧食危機必須從實際出發,即嚴厲打擊鋪張浪費等現象。只要處罰夠狠、監管夠嚴,糧食的浪費量也會大大降低。屆時,部分人士也難以打著“轉基因主糧產業化”的旗號進行宣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