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月入3萬家庭如何在滬買房

月入3萬家庭如何在滬買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8 13:57  瀏覽次數:17
  何先生和太太每月稅后收入共計3萬元,租住在一套二室一廳房子里。多年積累,他和太太存下了85萬元的購房款。他希望理財專家能指導他的家庭做合理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高資產回報率,從而實現購房目標。
  “過年期間,帶著老婆和新生寶寶回岳母家探望,岳父喝了點酒略帶責備地對我說:‘你怎么還不買房呢?’這頓時讓我有點語塞。”何先生苦笑著對筆者說。“我們一家三口想購置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市價可能在300萬元左右。說來慚愧,我的這點存款怕是首付都不夠。前一陣子太太說要去看房子,想想資金又不夠,我都懶得去看了。”
  孩子出生負擔加重
  何先生快35歲了,早年供職于一家網絡公司,后來離職去軟件公司發展,盡管工作很辛苦,但薪水也算對得起這份辛勞。何先生每月收入2萬元,太太收入1萬元,年底夫妻倆通常都會收到一筆過萬元的獎金。他們平時主要支出是租住的一套二室一廳房子,月租金4500元。結婚初的那幾年,盡管沒有房子,但小夫妻倆的生活還是過得非常幸福美滿。
  直到去年孩子出生,奶粉、尿布、玩具、衣服、嬰兒車、嬰兒床等無一不是一筆額外增加的開銷,令何先生沒有料到的是,照顧孩子不僅費錢,還極度費神。現在的新手爸媽為了孩子的健康,都會選擇海外代購奶粉,從選擇品牌到挑選賣家,光研究奶粉就著實把何先生折騰了一番。而談到孩子每月的開支,據何先生保守估計每月至少需要3000元左右。誠然,以他們的收入情況完全能承擔孩子的開銷,但生活成本的增加似乎使他們距離購房的目標更加遙遠了。
  沒錢缺乏看房激情
  早在結婚初,何先生和太太就計劃著存錢買房,但正如何先生所言,上海的房價這么貴,就算努力工作,光靠這點工資哪兒買得起房。漸漸地買房計劃也就被擱置了。
  自從孩子出生后,何太太突然又對購房的事上起心了,一直嚷嚷著要去看房子。何先生非常能理解太太焦慮的心情。早在結婚初,他和太太是有默契的,想等有了房子再生孩子。然而時不我待,何太太都成了高齡產婦,可是房子卻仍然沒有眉目。等孩子出生,太太強烈希望給孩子一個安定的成長空間,那更在情理之中了。只是何先生認為買房子的錢都還沒準備好,房子看了也沒用。與其這樣,不如把精力花在照顧孩子上,等有錢了再做打算。
  夫妻間的分歧,使太太不滿,并且還遭致岳父的責備,何先生有苦難言。
  外幣投資是否可行
  通過幾年工作,何先生家庭積攢了85萬元的購房款,目前全部存在銀行做定期。
  前幾天,相熟銀行的一位客戶經理聯系何太太,向她推薦外幣存款產品。據客戶經理介紹,即使現在人民幣強勢升值,但國內通脹高企,實際購買力下降,早晚人民幣會步入貶值通道,如果考慮資金的長期安全性,外幣存款或是不錯的選擇。何先生覺得這樣的投資邏輯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但作為非專業人士,他無法評估匯率波動會給他的資金帶來多大的風險,因此,思前想后有些猶豫不決。
  如何實現財富增值何先生有些迷茫,他希望得到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指導他的家庭做合理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提高資產回報率,從而實現購房目標。
  每月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稅后) 支出
  本人月收入 20000 房租 4500
  配偶月收入 10000 基本生活開銷 3500
  外出就餐購物等 3500
  育兒費用 6000
  其他收入 0 其他 0
  合計 30000 合計 17500
  年度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 支出
  年終獎金 25000 旅行費用 10000
  年末大宗購物 8000
  人情往來 3500
  其他收入 0 其他 0
  合計 25000 合計 21500
  年度結余 3500
  家庭資產負債狀況(單位:萬元)
  家庭資產 家庭負債
  活期及現金 5 房屋貸款 0
  定期存款 85
  國債 0
  股票(市值) 0
  基金(市值) 0
  汽車(市值) 0
  自住房 0
  投資房 0
  黃金及收藏品 0 其他貸款 0
  合計 90 合計 0
  家庭資產凈值 90
  穩中前進 步步圓夢
  何先生被稱為經典型的“夾心層”那一代,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辛苦工作掙錢,又要為孩子將來教育支出做打算。在置業這個目前最緊迫的問題面前,何先生完全忽視自己的未來養老計劃,可見肩上的擔子不輕。
  從目前財務狀況來看,何先生家庭的月收入達到稅后3萬元左右,除去每月必要開銷剩余12000元左右,若能一年積攢下來,大約為14萬元左右,建議這筆財富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來;另外現有的85萬元可支配存款需合理分配。在面對子女教育和計劃置業這“兩座大山”下,筆者認為,即使何先生一家持有85萬元可支配存款,也將該家庭視為風險厭惡者,穩健理財,不建議投資于風險較大的金融產品。穩中前進,步步圓夢。
   關愛自己,分散風險
  在案例中,何先生未曾提及給自己和愛人投過保險(放心保)業務,筆者強烈建議在保險保障方面何先生需要引起重視。作為家庭的全面保障計劃,投保從順序上應先保父母,再保兒童。夫婦雙方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何先生更應該意識到自己和愛人的健康才是重中之重,例如對意外、醫療、重大疾病和壽險的保障一定要充分,以保證父母萬一發生意外,經濟來源中斷時,還有一份額外的保障。
  對子女教育經費的籌備,筆者建議何先生每年劃撥出一筆費用,放入銀行定期賬戶以備未來使用;或者,目前市面上多家保險公司推出有兒童教育金保險金,此保險金特點是長期性、保障性和強制規劃性,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一定要用,也可視為理想的儲備手段。
  教育置業 兩不誤
  何先生提及自己沒有準備好買房的錢,愿意把精力更多地花在照顧孩子身上而將置業計劃暫行擱淺。
  筆者認為何先生需要在觀念上有所改變,先行打算,尤其將置業和子女今后教育聯系在一起。隨著孩子一點點的長大,入園求學必將是何先生未來擔憂的問題。在上海就學,國家義務教育規定會優先考慮落戶在周邊的居民,就近原則,減輕學生壓力。雖然現有政策允許附近租房客的子女享受周邊的教育資源,但一般針對非滬戶籍外來人員有效。文中,未提何先生家庭戶籍情況,需再次分情況討論。
  但隨著眼下孩子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籌措教育金也變成剛性需求,因此,從長遠考慮,何先生若想購房,需把選房的地域性和未來子女教育資源相結合,這樣可以避免未來不必要的開支。
  更值得一提是,何先生夫婦在購置房屋時,可以享受公積金貸款福利。若何先生從先有自己溫馨的小家角度考慮,建議先購置80~90平方米的緊湊型小戶型。假設80多平方米的緊湊小戶型價格在260萬元左右,何先生家庭是有能力承擔首付的,同時在現有的政策下,何先生家庭屬于首套房享有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并結合夫婦兩人公積金貸款的組合下,粗略計算一下,商貸月供在6900元左右,比目前的每月房租費高出2400元,相比月結余12000元,這筆額外支出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因此,筆者建議在中國傳統觀念下,特別考慮到孩子上學問題,何先生退而求其次先購置緊湊型小戶型,營造自己溫馨小窩。隨著日后生活水平的提升,再考慮改善居住環境。
  最后,何先生提及考慮購買外匯存款產品。筆者認為外匯匯率波動具有全球經濟的連帶效應,波動幅度較大并且投資的品種較多、交易規則也較為復雜,投資時需專業人士提點。從何先生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若又要置業又要籌集孩子教育基金,筆者不建議何先生承受較大風險,以便先實現生活基本保障,積累財富。將現有的情況來看,建議何先生預留小部分資金以作備用,以免緊急情況發生;若何先生購房后結余存款不多,優先考慮投資固定收益類的金融產品,逐步增加財富的積累。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