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周期品種收益走強, 182天期5.39%的收益率創歷史新高
近兩年來,國債回購交易量一直呈爆發性增長。以滬市成交量最大的1天期回購品類(204001)為例,其年成交量2010年僅為4.42萬億元,2012年暴增至28.12萬億元,截至昨日,今年不足11個月的成交量已達40.54萬億元,11月以來日均成交量已突破2300億元。
2009年2.2萬億元,2010年4.42萬億元,2011年15.48萬億元,2012年28.12萬億元,2013年至今40.54萬億元……這是在上交所上市的1天期國債回購(GC001,代碼204001)的年交易量,其日均成交量已較去年翻番。
自2006年5月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以來,國債回購交易量一直呈爆發性增長,而隨著參與國債回購市場交易的活躍,國債回購的收益率也日漸走高。其中,昨日182天期(GC182,代碼204182)更是以5.39%的收益率,創造了自2006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逆回購日均成交量較去年翻番
目前,在短期理財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正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在其中,國債逆回購交易量近年卻呈爆發性增長,成為短期理財市場的一匹黑馬。
據悉,目前在國債回購交易品種中,滬深交易所國債回購均有1日、2日、3日、4日、7日、14日、28日、91日和182日九個品種,其中滬市最小交易單位為10萬元,而深交所門檻僅為1000元。
以滬市成交量最大的1天期回購品類(204001)為例,其年成交量已從2010年的4.42萬億元暴增到2012年的28.12萬億元,截至昨日,今年不足11個月的成交量已經達到40.54萬億元,11月以來日均成交量已突破2300億元。
緣何國債逆回購備受追捧?原因之一是監管層對銀行超短期理財產品的叫停。自2011年下半年銀監會叫停30天內銀行超短期理財產品后,國債逆回購正成為超短期理財的替代工具,唯一能與其形成競爭是目前如日中天的貨幣基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近兩年結構性行情中,不少基金、私募等機構投資者都在輕倉期間,通過國債逆回購獲得收益,盡管市場上也有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類似短期理財產品,但能做到時間“零間隔”的只有國債逆回購。
通常,銀行理財產品申購與贖回都有幾天空白點不計收益,而如果用券商軟件購買貨幣基金,也面臨同樣的時間成本,還面臨集中贖回的潛在流行性壓力,相比而言,投資人只需選擇“賣出”國債逆回購,就鎖定了收益與贖回日,更適合追求流動性和安全性的二級市場投資者。
相對將資金拆借出去的“逆回購”,作為交易對手方的國債“正回購”也同樣深受機構的重視。目前只有機構才能做正回購,個人只能參與逆回購。
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經常會通過將標準券抵押給逆回購方來獲得資金,在約定日到期后,他們將歸還逆回購方本息,同時逆回購方也將正回購方抵押的標準券返還回來。
長周期品種收益走強
隨著參與國債回購市場交易的活躍,國債逆回購收益率也日漸走高,尤其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等市場資金緊張的時期。例如,今年國慶前1天期逆回購9月27日最高飆至57%,遠超活期及同期理財產品收益率。
進入11月以來,盡管距離年底尚有一個多月,但今年市場資金面的緊張程度和持續時間卻超于往年,不僅短周期的品種利率持續處于高位,以往交易清淡的長周期品種利率也在連續走強。
昨日,滬市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國債逆回購品種(204028、204091、204182)最高收益分別達到5.5%、5.5%和5.39%。其中,182天期5.39%的收益率更是創造了自2006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與以往明顯不同的是,盡管短周期逆回購收益率并不驚人,但高收益持續時間之長和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等長周期品種收益率卻在連續走強。
“一年中需要關注幾個時間點,上半年的四月底到六月底,這個時間上市公司分紅、財政稅收上繳、銀行攬儲加劇市場資金面緊張,下半年要關注九月底和元旦之春節前后這兩個區間,這一段利率會比較高。”上述債券基金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