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碎片理財”時代 閑錢誰來做主

“碎片理財”時代 閑錢誰來做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9 14:49  瀏覽次數:56

繼支付寶率先推出“余額寶”之后,這種“金融+互聯網”的模式迅速引發蝴蝶效應,短短幾個月時間,活期寶、現金寶、收益寶等各種互聯網理財工具橫空出世。而隨著騰訊、百度、京東、新浪、蘇寧云商(002024)等大佬的相繼加入,一場關于“碎片理財”的爭奪大戲正在拉開序幕。業內人士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互聯網金融發展如火如荼,但就當下來看,互聯網理財等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互聯網企業如何把自己的規模、流量優勢發揮出來,將是制勝關鍵。
 


 

現象

數十大佬爭奪“閑錢”市場

一切的爭奪都起源于今年6月份,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余額寶”。登錄支付寶賬戶,用戶只需要將手中的“閑錢”通過銀行卡或支付寶賬戶轉進余額寶賬戶里,就能每天享受到這筆錢給你帶來的收益,且這種收益能隨時通過手機清晰地看到。

更大的誘惑還在于,按照目前的情況,銀行1年的活期存款利率為0.35%,定期存款利率為3.0%。與之相對應的是,以2013年6月28日為例,余額寶7天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0840%,遠高于銀行活期存款利率。

截至11月14日,推出不到半年,余額寶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開戶數超過2900萬戶,短短5個月,創造了互聯網金融的傳奇。

在此背景下,騰訊、百度、京東、新浪、蘇寧云商等大佬企業紛紛謀動,盯準“閑錢”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現有余額寶、活期寶、現金寶、收益寶等各種互聯網理財工具外,多款互聯網理財工具將在年前集中亮相。

“蘇寧云商與廣發基金、匯添富合作的類似"余額寶"的產品"零錢寶"(暫定名),或將在近日正式向公眾發布,目前,蘇寧已經有部分內部員工開始提前試用。”蘇寧云商內部人士昨日告訴商報記者。

此外,新浪微博的金融超市產品“微財富”理財頁面近日也低調上線,目前正在做內測,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微財富正與多家金融機構洽談產品合作事宜,預計今年年底會正式上線。

另一互聯網大佬騰訊也在不久前放出風聲:微信理財平臺將于本月上線,首批上線的將是余額理財貨幣市場基金產品。

此前已經領先一步的支付寶,目前又與5家基金公司敲定第二期合作產品。有消息透露,第二期產品名暫定為“定期寶”,對接的是定期短期理財基金,預計最快可在12月下旬上線。不過阿里巴巴方面未給予正面回復。

市場

超過5000億元的市場蛋糕

這樣一款理財產品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一個市場?又為何會引來諸多大佬集體謀食?

“短短5個月,光是余額寶一款產品目前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不僅如此,余額寶還以驚人的速度博得了貨幣基金市場的重要一席。”談及原因,重慶工商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沈紅兵告訴商報記者。

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貨幣基金整體資產管理規模為4890.08億元,而余額寶背后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規模為556.53億元,成為全市場最大的基金,天弘基金的規模也因此增加近4倍。

“余額寶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帶動作用,以至于眾多互聯網企業會把理財市場作為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切入點。”沈紅兵認為,網上理財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余額寶是以支付寶為基礎的,目前支付寶有8億用戶,如果僅以10%的轉化率來計算,余額寶也還有2~3倍的增長空間。”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理財市場目前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申正遠看來,目前支付寶占據第三方支付市場的50%份額,如果從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來看,互聯網理財的市場規模估計在5000億~6000億元。“一個超過5000億元的市場蛋糕擺在眼前,且尚處于開發初期,這些有實力的大佬們沒理由白白放過。”申正遠說。

原因

低門檻高收益下的野蠻生長

那么,在互聯網大佬關注的背后,余額寶這樣一款小小的產品又為何會在短短5個月時間內,迅速得到用戶認可并不斷發酵?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種碎片式的理財產品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用戶認可,最大原因來自于其低門檻和高收益。

據了解,目前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門檻以10萬元以上的較為常見。但新興的互聯網理財,卻把門檻降至最低,以余額寶為例,最低只要1元錢就可以投資。同樣,在收益方面,目前互聯網理財并不遜色于傳統理財,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在余額寶運行的6~8月期間,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投資期限為113天,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2%。而百度方面對于“百發”理財也曾給出了“8%”的高預期收益。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相對于銀行等傳統金融企業,“互聯網金融”確實有很多獨到的優勢:一方面,中國網民數以億計,使得互聯網巨頭在理財民眾中的滲透率很高,極易把用戶優勢轉化為變現能力;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在時間、地點、金額上都更加靈活,更能照顧銀行理財覆蓋不到的“草根需求”。

不過曹磊也表示,金融業也是服務業的一部分,是特殊的服務業。互聯網金融在實踐中對金融業進行了流程優化的改造,最終將引發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行業洗牌。無論是互聯網金融的哪個分支,一定要做好風險監控,才能保證經營的穩定持續。

縱深

規模基礎是制勝關鍵

不過,在競相角逐中,目前顯然是余額寶一家獨大,后來者如何才能分到一杯羹?

“在互聯網的競爭中,規模、用戶是商家制勝的重要基礎。”昨日,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處于初步階段,盈利難料,加上很多銀行、保險(放心保)公司等也加入進來,加大了競爭力度。而要把互聯網與金融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一方面要求有龐大的客戶群;另一方面,是要產品有針對性,做足互聯網理財門檻低、收益高、存取方便的優勢,做到低風險、高收益才有競爭力。

“蘇寧針對企業用戶推出理財服務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已敏銳地意識到規模的重要性。”金融領域一資深業內人士分析,“比起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明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大資金規模。”對此,沈紅兵也表示,目前涉足互聯網理財領域,基本都是與基金公司合作,支付、牌照等都不是問題,龐大的流量才是做互聯網理財的基礎,目前這類理財產品也更適合大型的門戶網站、綜合網絡平臺來操作。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