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富一代老了怎么辦

富一代老了怎么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3 10:05  瀏覽次數:35
  叱咤商場數十年后,年逾七旬的老人劉華(化名)擁有令人艷羨的財富和兒孫滿堂的大家族。然而,由于身體每況愈下,他開始考慮財富如何傳承的問題。
 
?  他多年一直受困于如何分配自己在國內龐大的財產。他經歷過兩次婚姻,有一個兒子屬于花花公子,卻又特別希望得到全部財產,另一個兒子有才有能,也希望得到他全部財產。劉華心中最掛念的卻是未成年的幾個孫子,畢竟子女都各有所忙,無暇顧及孫輩的教育培養和人生規劃。
 
  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考察和交流,在招商銀行(10.92,-0.10,-0.91%)私人銀行部的安排下,劉華最終決定與外貿信托簽署家族信托的合約。對他而言,這份合約不僅凝聚著他對孫輩的愛與承諾,還飽含著他對孫輩的期許。
 
  劉華只是中國廣大創富一代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批民營企業成長為實力雄厚、資產規模龐大的家族控股企業。隨著國內第一代企業家逐漸老去,代際傳承成為家族企業即將面臨的重大考驗,對家族信托的需求也日益顯現。
 
  招行私人銀行調研結果顯示,41%的高凈值客戶對家族信托非常有興趣,而他們考慮選擇家族信托的首要原因是子女的未來規劃及避免財富縮水。
 
  今年5月,招商銀行聯合外貿信托在家族信托業務實現了國內私人銀行第一單的突破。“目前這項業務已經在中國沿海地區成功復制并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外貿信托副總經理李銀熙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6萬億財富傳承難題
 
  胡潤“2013年百富榜”顯示,中國排名前1000位的富人們資產總計已達6.4萬億元,他們中的許多都面臨著家族企業和財富的傳承問題。
 
  然而,正在進行代際交接的家族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代溝”問題。招商銀行2013年對中國富豪私人財富調研時發現,只有約25%的企業主明確表示希望由子女接管家族企業。
 
  “很多家族企業的后代不愿意接手父輩‘土氣’且回報率低的家業,他們更傾向于從事金融投資工作;有的即便同意接手家族企業,卻要求父輩們絕對放權。”招行私人銀行部人士稱。
 
  不管是家族企業的接班問題,還是家族財富的傳承問題,都成為逐漸老去的“富一代”的心病。招行上述調研結果顯示,“財富保障”已成為中國高凈值人士財富管理的首要目標,而“財富傳承”需求進一步顯現,有約三分之一的高凈值人士、約二分之一的超高凈值人士開始考慮財富傳承,部分高凈值人士已開始進行財富傳承的安排。
 
  家族信托正是被這種需求催生的。這種財富傳承計劃是委托人生前通過將財富轉移至信托名下,實現財富的長遠規劃安排,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私密性要求。
 
  經過再三考量,劉華終于下定決心在中國境內設立一款家族信托。在長時間的溝通和協商中,客戶經理在信托計劃中逐步落實了劉華所提出的各種個性化要求。令劉華尤為欣慰的是,在這款家族信托計劃中對受益人所作出的約束條件。
 
  “這些約束條件包括客戶期望孫輩就讀的大學專業及所從事的職業,社交圈子的限定,要求從事公益事業,未來婚姻條件設定;沾上不良嗜好和觸犯刑律則將導致信托利益支付剝奪等特別約定。”李銀熙表示。
 
  也即是說,倘若劉華的后輩不能完成家族信托中的約定,那么他很可能會失去獲得信托收益的權利。劉華表示,此單家族信托的設立,不僅實現了客戶有形財富的傳承,也保證了家族的創業文化、道德精神等無形財富的傳承,同時還完成了對子孫的人生規劃。
 
  富豪們不能說的秘密
 
  實際上,作為中國內地新生事物的家族信托,在海外卻有悠久的歷史,幾乎每個名門望族背后都有一個設計復雜的家族信托,遠至美國的石油大亨洛克菲特家族和鋼鐵大王卡內基家族,近至香港的李嘉誠家族,皆通過家族信托來實現家族財富的傳承。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已繁盛了六代,依然續寫著財富神話,而財富能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與洛克菲勒中心頂層的機構有關。資料顯示,該機構為洛克菲勒家族成立的專屬信托公司,其管理著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規劃和大部分股權。
 
  “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逐漸成熟,富人的關注點也在發生變化。前些年他們可能只關心如何賺更多的錢和發展企業,現在則更關注家庭長遠規劃和慈善事業。”瑞銀證券財富管理部投資產品服務總監張瓊說。
 
  盡管如此,在缺乏契約精神的中國內地,讓白手起家的富一代接受家族信托并不容易。外貿信托的信托經理坦言,在家族信托的操作中,客戶非常關注財產風險隔離是否始終得到法律保護,以及個人信息和財產信息的保密性保證等。
 
  “有的客戶婚姻關系比較復雜,在設立家族信托時可能需要對諸多子女作合理安排;有的客戶小孩個性比較叛逆,在設立信托時又需要對其行為作一些約束。”前述信托經理表示,每個客戶都會提出一些個性化的需求,而如果不與他們建立完全信任的關系,是很難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的。
 
  而家族信托的私密性恰好可以滿足富豪們個性化的需求。以香港的梅艷芳為例,她臨終前考慮到其母不善理財,便將資產設立信托,每月支付母親一定的生活費,直至養老送終。
 
  梅艷芳去世后,其母及其他家人要求法院撤銷信托,但法院最終判定信托有效,信托繼續運用并仍持續支付其母的生活費用。
 
  “這正是信托優于遺囑之處,它有效地避免了遺囑的鑒定、公正、核查等繁雜程序,同時也按照資產按委托人的意愿分配執行。”李銀熙如是認為。
 
  曾在匯豐私人銀行工作的王小剛所著的《富一代老了怎么辦》一書稱,對于有財富傳承需求的高凈值客戶來說,信托這個工具,雖然遠談不上完美,但在迄今為止人類發明的工具里面,已經是最出色的一個。
 
  此外,近年來不時傳出征收遺產稅的消息,更令國內富豪開始未雨綢繆。實際上,避稅也是海外富豪追逐家族信托的一大動因。
 
   “在正式的遺產稅征收法規明確之前,家族信托是否會被納入征稅范圍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信托法的規定為信托財產免遭遺產稅征稅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一位家族信托的稅務專家稱。
 
  按照我國信托法規定,信托財產排除在遺產的范圍內,也即是說,家族信托未來很有可能享受到制度紅利帶來的稅務減免。
? ? ?中國式家族信托啟航
 
  盡管離岸家族信托歷史更為悠久,但對于國內富豪而言,財富傳承不僅需要實現境外的傳承,也應在境內有較理性的傳承安排。因為子女的成長、生活、就學和事業生涯,會有一部分在境內完成,畢竟境內市場的經濟活力和發展增速有助于財富增值。
 
  如何與這些富豪們打交道并獲得他們的信任,成為國內越來越多金融機構的目標。
 
  除信托公司以外,管理資產規模逾3萬億元的私人銀行亦瞄準了這一市場,同時,獨立第三方理財機構也企盼著從中分一杯羹。以諾亞財富為例,旗下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目前服務的資產超過20億元的家族數量已有數家,只不過他們選擇的是走海外信托路徑。
 
   “從財富傳承必須首先滿足財產風險隔離法律要求角度出發,信托公司與銀行私行的合作是最為有效的方式。”李銀熙認為。
 
  作為國內率先試水家族信托的公司,平安信托此前發行過五款萬全單一信托計劃,其設計理念、產品模式都與家族信托非常接近,可以說是家族信托的前身。
 
  而實際上,包括外貿信托和上海信[微博]托等多家公司都在暗自備戰家族信托的相關產品。據外貿信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兩年前就開始研究境內外家族信托的各種模式,并與招行合作成功推出了中國版的家族信托。
 
  據了解,與離岸模式不同的是,中國式家族信托是由實體的信托公司設立和管理信托計劃,目前能打包裝進的信托資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雖然國內的家族信托剛剛起步,在股權、不動產以非交易性過戶方式轉移至信托,由信托持有,以及由信托轉移至信托受益人名下等方面還存在政策障礙,這些都有待突破,但較之境外的服務而言,我們更懂客戶需求。此外,境內的信托公司同時具備信托財產隔離和資產管理功能,更有利于家族信托的投資保值增值管理。”這位負責人表示。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