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年之際,是最讓中國人費心的日子。老例兒里說,春節過的好,一年過的順。于是,為了便于春節期間祈求吉祥、增進親友間的感情,幾乎每個家庭都準備了大量與節日相關的物品。可每到年后,人們摸著空癟癟的錢包才意識到,短短幾天的新年假期,很有可能花掉了自己多月的存款。元旦、春節又近在眼前,今年的佳節時期,你想好怎么花錢才劃算了嗎?
記者調查錢越花越多 年味越來越淡
近日,記者就雙節消費情況走訪了多個家庭,家庭成員年齡段分別為六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上以及25歲以上。在走訪近27個家庭后,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家庭在年節消費上普遍呈上漲趨勢,可年節的味道卻越來越淡。今年63歲的李阿姨告訴記者,物價越來越貴,家里每年的節日開銷都不小,最少也要五六千塊。“兒子兒媳對節日的感覺已經不像我們這一代了,除了除夕能陪我們老兩口守歲之外,其余時間都在外應酬,家里就剩我們老兩口,這春節是越過越沒意思。”相比農村的殺豬宰羊、剪窗花拜先祖來說,城市年貨制作的商品化、年夜飯的酒店化,極大的沖淡了節日的味道。中學老師劉明說:“現在的年味因為失去了以往注重的那些形式,自然也就承載不了其內涵中的傳統文化。如今的年味是越來越不地道了。”
孩子已成家庭節日消費重點
年過不惑的錢女士曾統計過家庭節日消費的分配,她發現每年在孩子身上花的錢是最多的。“孩子上了小學以后,每年新年是必須要添新衣新鞋的,而且根據他的學習成績,我還會準備相應的新年禮物。”類似錢女士家消費情況的家庭不在少數,在采訪中,大部分家長都表示,自己無所謂“添新”,但孩子肯定要添。“小孩盼了一年的熱鬧,家長哪忍心讓孩子‘艱苦樸素’啊!每個家庭即便經濟再緊張,也會給孩子辦年貨。”
過節方式更趨個性化
相較于傳統的舉家團聚共享美宴過節方式,隨著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節日意識的淡薄,過節方式則更趨個性化發展。有專家認為,未來人們在節日上的花費會越來越多,會不斷嘗試體驗更多的假日新感覺。在采訪中,很多80后、90后年輕人告訴記者,如今百姓的家庭經濟條件都說的過去,沒必要像幾十年前那樣借著節日的機會“打牙祭”,所以,他們和身邊的年輕人更注重節日帶來的精神享受,并愿意為新享受而嘗試各種新方式。
深入采訪
萬元以下:簡單過節 重在享受親情
受訪人:容辰(29歲,私企職員)
這個月初,容辰剛剛榮升為父親。在添丁的喜悅中,他也毫無意外地迎來了經濟的壓力。“只有養孩的人才能體會到養育的辛苦,自從有了孩子,再大手大腳的人也要對生活開始精打細算。”以往過年,容辰和老婆沒有個一萬塊錢根本過不了春節。今年,家庭情況有變,為了不影響孩子的養育費用,他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計劃節日支出。“本來,每年過年在拜見雙方父母后,我們都會自駕旅行。今年肯定不行了,老婆要坐月子,我要看孩子,只能把雙方父母請到家里來過年。”
“趁著雙方父母都住在我家,我打算過一個重在享受親情的假期。而且,父母看到我們的經濟情況,不僅沒要我給他們的紅包,反而為我們添了不少年貨。”在容辰看來,父母都有養老金,自己平時或多或少的總會孝敬老人,所以也沒必要把春節全家團圓日搞得太過隆重。“我跟老婆盤算了下,元旦、新年,我們購買些平日不經常吃的生猛海鮮,我下廚做些平日做起來很麻煩的菜肴表表孝心就可以了。然后再為雙方老人添置些新衣,趁著假期帶著全家人去拍套全家福。這么算下來,七八千塊應該是夠了。”而對于訪親串友的禮品,他則打算“東家送,西家給”,盡量不再自行掏腰包購買禮品。“往年過年來家串門的親朋也很多,基本都會帶著禮物來。我自己吃用不了那么多,干脆也當做禮物送人,這樣做既不浪費也不損面子。反正,別人也不知道我送來的禮物是自己買的還是人家送的。”當了爹后,容辰想的事情自然就多了些。“以前春節,親朋來家拜年自己也很高興,至少感覺自己仍然受他人的重視。但今年,我是真不愿意讓他們來家拜年。雖然,過年的時候,家里來了客人顯得有熱鬧的年氣,但家里有了小孩后明顯占用了大人的很多精力,我肯定也顧不上招呼親朋了。來的客人多了,招待他們也增加了我的經濟負擔。”容辰覺得自己說這些雖然顯得有點攏駁娜肥刀際嗆蓯導實氖慮欏!骯昴訓們著笮鸚鵓桑藝寫遼俚米鲆淮笞雷臃梗氡Vし崾⒕偷煤姆鹽液枚嗍奔洹5瓤腿俗吡耍業貿院眉柑焓7埂!畢肫鷲廡┦慮椋莩驕醯猛酚械閼牽謔撬那那肽蓋贅灼菝前凳炯依鎘辛誦『⒌姆泵η榭觶M蠹業緇鞍菽昃禿謾!扒灼菝嵌寄芾斫餳矣行『⒌淖純觶崆爸嵯亂脖苊飭慫切睦鋝皇娣乙材蓯∠潞芏嘁雍途Α!
“現在回想起過去的日子,我們小兩口確實大手大腳了些。尤其一到春節,什么都想換新的,為了一個節日花了好幾個月的存款,真是不劃算。我覺得雖然是新年,春節又是我們最重視的節日,但過節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沒必要為了過一個有面子的節日,勒緊了褲腰帶。”
一萬至兩萬元區間:訪親拜友 累過上班
受訪人:林牧影(33歲,銷售經理)
林牧影正處于事業上升期,這幾年的春節,他幾乎都是在訪親拜友中度過。“平日大家都忙于工作,沒什么事情的話也抽不出時間聚會。春節是最好的聯絡感情最好的時機,借著拜年增進雙方的友誼。”每到年關,林牧影會在工作日志上列出一個拜訪表,把一年來給予過自己幫助或是重要客戶都列在表內。“做銷售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維護客戶關系。所以,我會利用春節這個大好時機把重要關系都重新梳理一遍。也就是說,我必須做出這部分人的禮物預算。還有一部分是可拜訪可不去的人,這部分人的禮物準備,我就采取隨機。一般是誰送我禮物了,我就留著再送出去,節省自己的開銷。”盡管做了周密的安排,可他每年花在禮品上的錢肯定也要超過五千元。“這幾年業務開展的比較好,公司設定的業務提成特別高所以并不負責客戶維護,我自己就得下功夫。所以,禮品方面的開銷就比較大。再說,現在買點像樣的禮品,沒個三五百元拿的出手嗎?”
在春節期間,除了拜訪客戶的開銷,家庭花銷也不少。“老婆孩子都辛苦一年了,自己掙得也不算少,所以每年都會帶著她們娘倆進行一番大采購。從吃的用的到穿的戴的,一樣不能少。再說,現在小孩子的用品哪有便宜的,一身衣服加上鞋子,最少也要好幾百元。新年的時候,我肯定還會給女兒買個新書包,寓意她新年新氣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總之,這些項目加起來怎么也得花個萬八千的。所以,每年過年的花銷幾乎就沒低過萬元。”林牧影告訴記者,他這么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是小朋友們新年都添新衣了,不給女兒添不合適;二是,自己處于事業上升期,過年期間不去客戶那露上一面,顯得也太不懂事了點,可這露面絕對是需要成本的。“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春節假期過得比上班還累,上午去一個客戶,下午去一個客戶,到了晚上還得在外面應酬。雖然說收入多了,但家也顧不上。盡管老婆孩子都體諒我,但終歸心里還是不好受。”尤其是好不容易在家歇會,他還得接待來家拜訪自己的親朋。“總之,春節期間我不是走在拜訪別人的路上,就是等候別人拜訪我。一個字,累;兩個字,太累。而且,春節期間,趕上朋友拜訪我,老婆一個人也做不過來那么多人的飯,我還得搭把手。”春節給林牧影的感覺是趕趕落落,忙忙亂亂。“其實,身邊的大部分人的節日開銷都得上萬元,想要把春節的節日成本控制在五千元以下,不太容易。”
林牧影覺得自己再奮斗幾年,事業進入穩定期后,也許就不必這么“小心翼翼”地過節了。“我準備再努力奮斗十年,四十多歲以后,有了一定的積蓄,體力精力也還可以,到時候能多些心思在家里,爭取每年都讓家人有一個溫馨的節日。”
兩萬元以上:海外度假 給自己放空的機會
受訪人:陳君尚(51歲,私企老板)
“一晃眼的功夫,人就半百了。”陳君尚哈哈一笑,對年齡似介意又更似釋懷。年輕時的陳君尚是個工作狂,尤其是創業以后,經常性地連軸式加班,因為總加班到半夜,有時候干脆就住在辦公室。聊起自己的變化,他坦言也是近幾年的事情。“我過去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做實業就是一件特別操心的事情,很多時候就需要你盯著才行。45歲的時候,公司的發展已經進入了良性軌道,媳婦跟著我一起操持這個企業也不容易。 我想著應該放手,為有想法的員工提供平臺,也能讓自己有私人時間。”前年,陳君尚的兒子主動要求加入公司,準備子承父業,這讓他高興壞了。“兒子從國外留學回來,在國內也工作過,所以很快就上手了。有了他,我松心多了,所以從去年開始,每年過年我就帶著老伴兒去國外旅游。”
對本應闔家歡樂的春節,竟然采取老兩口國外旅游的方式,很多人都表示了不解。但陳君尚有自己的想法,“在我們這代人眼里,春節就是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可兒子兒媳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尤其是兒媳家在外地,每年過年她一定要回老家看望父母的。如果我們老兩口在天津過年,兒子既想陪我們老兩口,又擔心自己媳婦一個人回老家,只會增加他的負擔。再說,我認為有沒有親情,真不在這一天。兒媳婦整年都陪在我們身邊,就過年期間回家待半個月,咱做父輩的應該體諒。”
聊起過年的花銷,陳君尚想了一下,說:“可能好幾萬不止吧。”作為企業老板,他一般年前一個月就把重要客戶全部拜訪完。家里的吃喝用品也不用特別添置,畢竟平時吃的就不錯,沒必要趁著過年再大肆采購。“兒子兒媳他們自己想怎么過節就怎么過節,我一般不干涉,只是要求他們要節儉,不能浪費。我們老兩口一般就是出國玩上十天半個月再回來,至于具體費用就要看我們選擇去哪個國家旅行,但一般兩個人最少也要花費三五萬元。”
“我在國外過年,有同甘共苦多年的老伴兒作伴已是足夠。另外,很多晚輩都惦記春節來看望我,我不讓年輕人來,好像顯得我不近人情、擺架子,讓他們來,實在也不愿他們破費。這下好,我出國旅游,難題解決了。”陳君尚覺得自己在國外旅行的這段日子,也是自己放空身心的一個好機會。“人到了陌生的美麗環境,總能有種置身世外的感覺。你就有機會跳出自己的生活圈看待自己,很多心不甘的事情,你能想通放下;很多煩躁負擔,你能丟掉拋開。在旅行中,你能把一切簡化,利用春節假期,把生活節奏慢下來,把生活心態靜下來,把生活壓力放下來。”在采訪的最后,陳君尚這個60后比很多90后的思想還要先進。“時代進步了,過春節的方式也可以很多樣化,不一定死守著過往的方式才叫有年味,才算愉快。其實,無論過哪個節日,我們都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應該說,經濟上,不過度消費;形式上,不墨守成規。只要,你覺得感情是真的,自己是高興的,這個節日過得就叫成功。”
? ??